D.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参考答案】AD 【答案解析】
第8题(已答). 以下属于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的有( )。
A. 合同的保人 B.
合同的鉴定人 C. 立据人
D. 领受人
【参考答案】CD 【答案解析】
第9题(已答).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的下列各项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总额中直接扣除的有( )。
A.
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 B.
转让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 C.
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 D.
企业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 【参考答案】AB 【答案解析】
第10题(已答). 企业因下列事项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应计入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的有( )。
A.
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
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
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D.
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投资性房地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主观题 共6题(满分75分)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第11题(已答). 简述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通常包括以下几类: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其土地的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为纳税人;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其实际使用人为纳税人;土地使用权共有的,共有各方都是纳税人,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
【本题分数】10分 【本题得分】7.0分
第12题(已答). 简述我国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按房产用途不同,分为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 (1)从价计征:对自用的经营性房产,计税依据是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的扣除比例后的余值。 (2)从租计征:对出租出借的经营性房产,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为房屋租金收入。 如果以劳务报酬抵付房租收入的,应根据当地同类房产的租金水平确定一个标准租金额从租计征。
【本题分数】10分 【本题得分】10.0分
第13题(已答). 简述征收印花税的意义。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 征收印花税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第一,可以通过对各种应税凭证贴花和检查,加强对凭证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税源变化情况,有助于对其他税种的征管;促使各种经济活动合法化、规范化,促进经济往来各方信守合同,提高合同兑现率。 第二,印花税由纳税人自行贴花完税,并实行轻税重罚,有助于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法制观念。 第三,开辟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印花税虽然税负很轻,但征收面广,可以积少成多,有利于国家积累资金。 第四,印花税是多数国家采用的税种,开征印花税有利于在对外交往中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 第五,印花税作为一种地方税种,有利于分税制财政体系的建立。
【本题分数】10分 【本题得分】9.0分
四、案例分析(共3题,每题15分)
第14题(已答). 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第1年12月1日购入的一项环保设备,原价为10 000 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第3年年末,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400 000元的减值准备。计算该企业对该设备第3年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多少?
【参考答案】第2年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0 000 000-1 000 000=9 000 000(元) 第2年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10 000 000-2 000 000=8 000 000(元) 第2年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 000 000-8 000 000=1 000 000(元) 第2年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 000 00025%=250 000(元) 第3年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0 000 000-1 000 000-1 000 000-400 000 =7 600 000(元) 第3年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10 000 000-2 000 000-1 600 000 =6 400 000(元) 第3年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 600 000-6 400 000=1 200 000(元) 第3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 200 00025%=300 000(元) 第3年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0 000-250 000=50 000(元)
【本题分数】15分 【本题得分】12.0分
第15题(已答). 某企业第1年12月1日购入的一项环保设备,原价为15 000 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处理时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同会计处理。第3年年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600 000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预计未来期间税前可以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于该项设备,该企业第3年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多少元?
【参考答案】第2年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15 000 000-1 500 000=13 500 000(元) 第2年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5 000 000-3 000 000=12 000 000(元) 第2年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3 500 000-12 000 000=1 500 000(元) 第2年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 500 00025%=375 000(元) 第3年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15 000 000-1 500 000-1 500 000 =12 000 000(元) 第3年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5 000 000-3 000 000-2 400 000-600 000=9 000 000(元) 第3年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12 000 000-9 000 000=3 000 000(元) 第3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 000 00025%=750 000(元) 第3年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0 000-375 000=375 000(元)
【本题分数】15分 【本题得分】15.0分
第16题(已答).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2月份转让一栋写字楼,取得收入200 000 000元。按规定交纳营业税10 000 000元,城市维护建设税700 000元,教育费附加300 000元;为建该楼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地价款及有关费用30 000 000元;房地产开发成本70 000 000元;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共计20 000 000元,其中该写字楼应分摊的借款利息支出7 000 000元(含罚息500 000元),并能提供金融机构
证明。该地区规定其他费用扣除比例为10%。要求:计算该企业应纳的土地增值税,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参考答案】(1)计算应纳土地增值税税额: 扣除项目金额=30 000 000+70 000 000+(7 000 000-500 000)+11 000 000[S1]+(30 000 000+70 000 000)10%=127 500 000(元) 土地增值额=200 000 000-127 500 000=72 500 000(元) 土地增值额占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72 500 000÷127 500 000100% =56.9% 应纳土地增值税税额=72 500 00040%-127 500 0005% =29 000 000-6 375 000=22 625 000(元) (2)会计处理为:。 计提土地增值税时: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22 625 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2 625 000
实际缴纳土地增值税时:
借: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 银行存款
22 625 000
22 625 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