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解析
提升题
第II卷 一、书面表达 44.按要求默写诗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接天莲叶无穷碧,
。(王安石《泊船瓜洲》)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3)《示儿》一诗中,写明作者心事的诗句
(4)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呢?这使我们想起两句诗
,
。
45.文学文化常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诗出自古诗,作者是朝诗人。全诗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6.《将相和》一文记叙了、、
46.诗词、名言、歇后语,认真填空真有趣。 (1)青箬笠,绿蓑衣, (2) ,任尔东西南北风。 (3) ,疾恶如仇。
(4)在句中填上合适的歇后语:“老师马上要公布新一届班委会名单了,我心里十分紧张,犹如
。”
,一片冰心在 ,
。
。
(5)洛阳亲友如 (6)我劝天公重 (7)不要人夸
降人才。
。
,只留清气
47.(1)童真童趣:,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急走追黄蝶,。
11
2019届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解析
(2)真挚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 (3)正直做人:,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 (4)古今贤文:,乐以忘忧;从善如流,。 二、连线题
48.给下面的诗句和作者连线。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不拘一格降人才 杜甫 千磨万击还坚劲 自在娇莺恰恰啼 王昌龄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一片冰心在玉壶 郑燮 留连戏蝶时时舞 任尔东西南北风 龚自珍 49.连线题。 (1)作者我知道。
吴承恩 古希腊大学者 苏格拉底
“学界泰斗”
莫泊桑 明代小说家 季羡林 法国著名作家 (2)诗句我会连 赤日炎炎 春 露似真珠月似弓 鸟语花香 夏 草色遥看近却无 粉妆玉砌 秋 映日荷花别样红 枫叶似火 冬 北风吹雁雪纷纷
三、古诗阅读
5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指的是( ) A.端午节 B.重阳节 C.春节
5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参考答案
1.【答案】(1) ① (2) ④ (3) ② (4) ③ 【解析】
(1)景色代表山川。
12
。 2019届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解析
(2)雏鹰比喻少年。
(4)中国传统的节日,表示文化。 2.【答案】(1)B (2)C (3)B 【解析】
试题分析:(1)《春夜喜雨》的作者是:杜甫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的作者是:鲁迅(3)《马诗》中的诗句是:何当金络脑
规律总结:本次考试的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课内文学常识(古诗词、人物介绍、文言文积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近两年的文学常识都偏向于考学生已学习的内容,包括课内古诗词、日积月累内容、重点篇章作者相关内容等。 3.【答案】(1)B (2)B (3)D 【解析】
试题分析:(1)“轻诺必寡信,民无信不立。”是老子的名言,出自《老子》。(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全诗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句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雪,冬天的景色。(4)A.满江红 C.西江月D.水调歌头这三个都是词牌名,只有B不是。 4.【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从“桂花”、“月明”、“秋思”等词可以看出是秋天,下面的选项中只有(1)中秋是在秋天,所以选择(1) 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B选项考察对诗人李白与词人李清照的了解。C选项考察律诗的相关知识。错误的是D选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应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④句分别有“小荷”“荷花”“荷花”这些关键词。③⑤句描写的是菊花。①选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意思是: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②宋代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碧伞:指荷叶。这
13
(4)B
2019届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解析
两句大意是:天已入暮,署气未减,荷花还在热得发愁,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碧绿的荷叶之中。③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菊花酒,一起观赏菊花的美丽。④选自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是: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⑤选自唐代元稹《菊花》,大意是: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7.【答案】④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句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句出自李白《赠汪伦》,原文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以上三首皆为唐朝送别诗代表作。④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原文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与送别无关。 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关于咏梅的诗句很多。第一句是出自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二句诗出自晚唐诗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第三句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第四句诗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第五句出自元稹的《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是一首写菊花的诗。 9.【答案】1.C 2. A 3.B 4.B 5.C 6. A 7. B 8.C 9.A 10.B 【解析】
试题分析:1. A.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意思是:空空的山野里看不见人,但是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人说话的声音。B.出自《三字经》,意思是: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C.出自两汉时期的《长歌行》,意思是: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D.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意思是:又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到了青云之上。故答案为C。2.A.辛弃疾,两宋时期豪放派代表人物。B.柳永是婉约派代表诗人。C.秦观是婉约派代表诗人。D.晏殊是婉约派代表词人。故答案为A。3.A.张养浩,元代散曲家。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B. 马
14
2019届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解析
致远,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天净沙?秋思》。C.元好问的代表作《小重山》。故答案为B。4.A.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译文: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B.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C.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浣溪沙》。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译文: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旧时的相识。故答案为B。5.A.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B.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译文:竹林外边两三枝桃花初绽开放,春天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觉到。C.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译文:太阳出来,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江水就如蓝草一般碧绿。D.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故答案为C。6.“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生长于蜀地眉山的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在北宋时期皆是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且皆名列“唐宋八大家”。“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三班”指班彪、班固、挺超,是历史学和文学方面的名家。故答案为A。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故答案为B。8.A.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泊秦淮》。《泊秦淮》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时所作,诗人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译文: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银色的月光笼罩着小舟和白沙。B.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在听到王昌龄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下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译文: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C.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丙辰年的中秋节,苏轼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D. 出自北宋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译文: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的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故答案为C。9.A.出自唐朝诗人李涉的《岳阳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