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①
赵万义 俞秀菊
【摘 要】新课程已经在全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扎了根,如今,新的教学理念、思想等不断涌现。作为小学教师如何才能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期刊名称】考试周刊 【年(卷),期】2018(000)017 【总页数】1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策略;研究
数学是和生活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新课程的标准的颁布为小学数学提出了明确的理念和要求。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可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如何才能更好的选择适应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 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该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数学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利用这些概念原理方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目标的界定应该从知识技能、教学思考、问题的解决和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四个方面入手。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笔者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和角,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操作,归纳并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历程,教学中师生双方都以自己以前固有的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教师教的重心在于,引领学生用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优良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德与智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的重心在于经历学习内容、方法技巧和各种数学策略的学习历程。不断的改变自己,养成好好学习的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只有逐步地缩小学生的学和教师教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如今教师已经逐渐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教师应该破除旧的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相处,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边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对话,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练习解题解惑。
学生应该把教师当成自己的亲密朋友不懂就问,不会就请教。对于一些后进生,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粗暴的做法,用自己博大的宽容的心,慢慢的感化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不再可怕,而是他们心中的好朋友敢把自己的情况和想法与教师交流。教师真放下架子,才能和学生做真正的朋友,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真心话与教师交流,教师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制定更好的目标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总之,作为教师要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起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三、 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活动的中心,把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在上《百分数意义》这一课时,教师问学生:“你家里有酒吗?”学生有
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教师继续追问:“你家的酒是多少度呀?”学生,有的说52度,有的说45度,有的说是11度。接下来教师将准备好的酒瓶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看酒瓶上的说明书。原来45度的酒是酒精含量为百分之四十五的酒;52度的酒是酒精含量为分之五十二的酒;11度的啤酒是酒精含量为百分之十一的酒。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容易接受,也能加深学生的注意强度,同时会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 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不再是重复的解题练习,把现实的、可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开放型的教学内容表现在:运用开放性的各类习题,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特思维。在课程中选取一些开放性的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例如。巧填“+、-、×、÷、( )”使等式成立。① 4 4 4 4=1 ② 4 4 4 4=2 ③ 4 4 4 4=5 ④ 4 4 4 4=15教师选用开放型题时要注意:开放题中的事件必须是学生熟悉的事件,开放题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趣味性的,开放题必须具备不完整形和结论不确定性。 这样的练习题,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小学生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也是推动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点。
五、 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数学课堂的引导组织和作者。学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生提供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数学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