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步步高必修5高中数学高2020届高2017级全书完整模块综合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7:03: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模块综合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2-b2>0 C.ac2>bc2 考点 不等式的性质 题点 不等式的性质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A中,当a=0,b=-1时,a2-b2=0-1=-1<0,所以A错误.B中,当c=0时,ac=bc=0,所以B错.C中,当c=0时,ac2=bc2=0,C错.D中,因为y=2x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当a>b时,2a>2b成立.

π

2.在△ABC中,A

2A.tan A

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由大边对大角及A

3.已知a>b>0,c>d>0,则( ) cdA.> ab

C.a-c>b-d 考点 不等式的性质 题点 不等式的性质 【参考答案】B

4.在△ABC中,若sin A∶sin B∶sin C=3∶2∶4,则cos C的值为( ) 2211A. B.- C. D.- 3344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B.ac>bd ba

D.> cdB.tan A>tan C D.cos A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sin A∶sin B∶sin C=3∶2∶4, ∴a∶b∶c=3∶2∶4,设a=3k,则b=2k,c=4k,k>0, ?3k?2+?2k?2-?4k?21

∴cos C==-.

42·?3k?·?2k?

a3+a9

5.已知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公比q≠1,设P=,Q=a5·a7,则P与Q的大小关系

2是( ) A.P>Q C.P=Q

考点 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 题点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 【参考答案】A

a3+a9

【试题解析】由题设知an>0,q>0且q≠1,所以a3≠a9,a3>0,a9>0,P=>a3·a9,因为

2a3·a9=a5·a7,所以P>Q.

2x+y-2≥0,??

6.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2y+4≥0,

??x-1≤0,A.-5 B.-4 C.-2 D.3 考点 线性目标最优解 题点 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由约束条件可得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

B.P

则目标函数z=3x-2y的最小值为( )

31

对于目标函数z=3x-2y,可化为y=x-z,

22要使z取最小值,可知过A点时取得.

???2x+y-2=0,?x=0,由?得?即A(0,2), ?x-2y+4=0,???y=2,

∴zmin=3×0-2×2=-4.

27.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2( ) 1=a11,则数列{an}的前n项和Sn取最大值时的项数n是

A.5 B.6 C.5或6 D.6或7 考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值 题点 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由题设可知a1=-a11,所以a1+a11=0,所以a6=0.因为d<0,故a5>0,a7<0,所以n=5或6.

24?8.如图,目标函数z=ax-y的可行域为四边形OACB(含边界),若C??3,5?是该目标函数z=ax-y的最优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05-,-? A.?12??3312?C.??10,5?

考点 线性目标最优解 题点 线性规划的理解 【参考答案】B

123【试题解析】利用目标函数的斜率a与最优点为C,依线性规划知识知-

【试题解析】由a=2,且(2+b)(sin A-sin B)=(c-b)sin C,故(a+b)(sin A-sin B)=(c-b)sin C,又根据正弦定理,得(a+b)(a-b)=(c-b)c,化简得b2+c2-a2=bc,故b2+c2-a211

cos A==,所以A=60°,又b2+c2-bc=4≥bc,故S△ABC=bcsin A≤3(当且仅当b

2bc22=c时,取等号).

10.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4,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1

考点 判断三角形形状

B.5

-,-? B.?10??5123-,? D.??510?题点 已知三角形形状求边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D

222??2+4>x,

【试题解析】由于△ABC为锐角三角形,故有?222

?2+x>4,?

解得23

A.60 B.-82 C.182 D.-96 考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

题点 利用等差数列项数的规律解题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a2+a6+a10+…+a42 =a1+d+a4+2d+a7+3d+…+a31+11d

=(a1+a4+…+a31)+(d+2d+3d+…+11d) =50+11×12

2

d=50+66d=-82.

12.设正实数x,y,z满足x2-3xy+4y2-z=0,则当xy212

z取得最大值时,x+y-z的最大值是(A.0 B.1 C.9

4 D.3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xyz=xy11

x2-3xy+4y2=x≤=1, y+4yx

-34-3

当且仅当x=2y时等号成立,此时z=2y2,2x+1y-2z=-1y2+2

y=-?1?y-1??2+1≤1, 当且仅当y=1时等号成立,故所求的最大值为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不等式x2+bx-b-3

4>0的解集为R,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题点 已知解集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3,-1)

【试题解析】由题意知b2-4??-b-3

4??<0,即b2+4b+3<0,所以-3

)题点 利用等差数列项数的规律解题 【参考答案】-30

【试题解析】因为a4+a12=a1+a15=2a8,所以a8=-2.所以S15=2×15=-30.

15.在△ABC中,已知AB=2,AC=3,A=60°.则sin 2C=________.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 43【参考答案】

7

1

【试题解析】由余弦定理知,BC2=AB2+AC2-2AB·AC·cos A=4+9-2×2×3×=7,所以BC

2=7.

ABBCAB2sin 60°21

由正弦定理知,=,所以sin C=·sin A==.

sin Csin ABC77因为AB

327

1-=. 77

a1+a15×15=a8×15=-2

a4+4b4+1

16.若a,b∈R,ab>0,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ab考点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题点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参考答案】4

a4+4b4+14a2b2+11

【试题解析】≥=4ab+≥2ababab

14ab·=4,前一个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2

ab

122

=2b2,后一个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两个等号可以同时成立,当且仅当a2=,b2=时取等

224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10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π

A+?=2cos A,求A的值; (1)若sin??6?1

(2)若cos A=,b=3c,求sin C的值.

3考点 正弦、余弦定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 题点 正弦、余弦定理与三角变换的综合

ππ

解 (1)由题意知sin Acos +cos Asin =2cos A,从而sin A=3cos A,且cos A≠0,所以tan

66A=3,

π

因为0

1

(2)由cos A=,b=3c,及a2=b2+c2-2bccos A,

得b2=a2+c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

21

所以sin C=cos A=.

3

18.(12分)某游泳馆出售冬季学生游泳卡,每张240元,使用规定:不记名,每卡每次只限1人,每天只限1次.某班有48名学生,老师打算组织同学们集体去游泳,除需购买若干张游泳卡外,每次还要包一辆汽车,无论乘坐多少名同学,每次的车费均为40元.若使每个同学游8次,则购买几张游泳卡最合算?每人最少交多少钱? 考点 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题点 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48×864?

+x(x∈N*)解 设购买x张游泳卡,则游泳活动总支出为y=×40+240x,即y=240?. ?x?x64?

所以y=240??x+x?≥240×2

64

·x=3 840, x

643 840

当且仅当=x,即x=8时,最合算,每人最少交钱=80(元).

x48即购买8张游泳卡最合算,每人最少交80元.

19.(12分)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等比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n∈N*),a1=-1,b1=1,a2+b2=2.

(1)若a3+b3=5,求{bn}的通项公式; (2)若T3=21,求S3. 考点 等差等比数列综合应用 题点 等差等比基本量问题综合 解 设{an}的公差为d,{bn}的公比为q,

则an=-1+(n-1)d,bn=qn1.由a2+b2=2得

d+q=3.①

(1)由a3+b3=5得2d+q2=6.②

???d=3,?d=1,

联立①和②解得?(舍去),?

?q=0???q=2.

因此{bn}的通项公式为bn=2n1(n∈N*).

(2)由b1=1,T3=21,得q2+q-20=0, 解得q=-5,q=4,

当q=-5时,由①得d=8,则S3=21, 当q=4时,由①得d=-1,则S3=-6.

20.(12分) 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为1,且角A,B,C成等差数列,若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求a2+c2的取值范围.

考点 正弦、余弦定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 题点 正弦、余弦定理与三角函数的综合

解 由A,B,C成等差数列,得2B=A+C,又A+B+C=180°,所以B=60°,A+C=120°.设A=60°+α,得C=60°-α.由0°

=4-2[cos(120°+2α)+cos(120°-2α)]=4+2cos 2α. 因为-60°<α<60°,所以-120°<2α<120°. 1

所以-

2

21.(12分) 若关于x的不等式(2x-1)2

考点 “三个二次”间对应关系的应用 题点 由“三个二次”的对应关系求参数值 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4-a)x2-4x+1<0(a>0),

由于该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整数恰有3个,则有4-a>0,即a<4,故0

解不等式有

4-a4-a?2+a??2-a??2+a??2-a?111111

亦即<<<且

42+a22-a2+a2-a

12549要使该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整数恰有3个,那么3<<4,解得

22.(12分) 电视台播放甲、乙两套连续剧,每次播放连续剧时,需要播放广告.已知每次播放甲、乙两套连续剧时,连续剧播放时长、广告播放时长、收视人次如下表所示:

甲 连续剧播放 广告播放时 收视人次(万) 60 1-cos 2A1-cos 2C?+22??

时长(分钟) 长(分钟) 70 5 乙

60 5 25 已知电视台每周安排的甲、乙连续剧的总播放时间不多于600分钟,广告的总播放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且甲连续剧播放的次数不多于乙连续剧播放次数的2倍.分别用x,y表示每周计划播出的甲、乙两套连续剧的次数.

(1)用x,y列出满足题目条件的数学关系式,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区域; (2)问电视台每周播放甲、乙两套连续剧各多少次,才能使收视人次最多? 考点 生活实际中的线性规划问题 题点 线性规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x+5y≥30,解 (1)由已知x,y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x≤2y,

x∈N,??y∈N,

70x+60y≤600,

??x+y≥6,

即?x-2y≤0,

x∈N,??y∈N.

7x+6y≤60,

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内的整点(包括边界):

(2)设总收视人次为z万,则目标函数为z=60x+25y.

12z12

考虑z=60x+25y,将它变形为y=-x+,这是斜率为-,随z变化的一族平行直线.

5255zz

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当取得最大值时,z的值最大. 2525

z又因为x,y满足约束条件,所以由图可知,当直线z=60x+25y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时,截距最25大,即z最大.

?7x+6y=60,?

解方程组?得点M的坐标为(6,3),

??x-2y=0,

所以,电视台每周播放甲连续剧6次,乙连续剧3次时才能使总收视人次最多.

步步高必修5高中数学高2020届高2017级全书完整模块综合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fvhh6t2cy1wxgu8k8be9y6ym8c7hv00mq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