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2019~2020年上学期第一阶段考
高三物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
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2. 如图所示,A、B两运动物体在t1、t2、t3时刻的速度矢量分别如图甲中的v1、v2、v3和图
乙中的v1′、v2′、v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做的可能是直线运动 C. B做的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B. A做的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D. B做的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
3. 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k0,与斜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 )
A. B.
C. D.
4. 如图,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
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 A. mgl
B. mgl
C. mgl
D. mgl
5. 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
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恰能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则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
- 1 -
v2
A. 16g v2
B. 5g v2
C. 4g v2
D. 2g
6.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30°,轻弹簧下端固定A物体,A物体
质量为m,上表面水平且粗糙,弹簧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初始时A保持静止状态,在A的上表面轻轻放一个与A质量相等的B物体,随后两物体一起运动,则( )
A. 当B放在A上的瞬间,A的加速度仍为零 B. 当B放在A上的瞬间,A对B的摩擦力为零 C. 当B放在A上的瞬间,A对B的支持力大于mg D. A和B一起下滑距离
时,A和B的速度达到最大
7. 如图所示,三物体A、B、C均静止,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且伸直,mA=3kg,
mB=2kg,mC=1kg,物体A、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
摩擦可忽略不计。现用15N的力作用在B物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 ) A. 物体B将从A、C中抽出,A、C可能会静止不动 B. 物体B与A一起向左加速运动,C向右加速运动 C. 物体B与C一起向左加速运动,A向右加速运动 D. A、C加速度大小均为0.5m/s2
8. 宇宙空间有一种由三颗星体A、B、C组成的三星体系:它们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ABC的
三个顶点上,绕一个固定且共同的圆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如图中实线所示,其轨道半径rA
9. 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
一个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则
- 2 -
B. 若C. 若
时,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时,则传送带与物体摩擦生热为
D. 其中在物体向左运动过程中,传送带与物体摩擦生热为
10. 靠在墙角的三根圆木如图放置,圆木B紧靠墙角,墙面竖直,地面水平。圆木C光滑,A、
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A、B、C的质量均为,半径均为.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接触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缓慢下落过程中,A对C的支持力做正功 B. 缓慢下落过程中,B对C的支持力做负功 C. 缓慢下落过程中,A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D. 缓慢下落过程中,地面摩擦力对A做的功大小为
11. 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外力F作用下的v-t图像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物体在0~
t4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
A.物体一直在做曲线运动
B.在t1~t3时间内,合外力先增大后减小 C.在t1、t3时刻,外力F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F做的总功为正功
12. 新能源汽车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下表是某品牌电动汽车相关参数。请根据相关参数判
断以下哪些说法正确:(假设汽车以30m/s匀速行驶时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汽车电能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为80%,重力加速度g取10m/s) ( )
2
A. 汽车在0~30m/s的加速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6m/s B. 汽车刹车由30m/s减速到0所用时间最短为1s
C. 当汽车以30m/s匀速行驶时,汽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为75kw
D. 当汽车以30m/s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续航里程(最大行驶距离)约为216km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12分)
13. 如图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PO为橡皮筋,OA、OB为带有绳套
的两细绳。
2
- 3 -
(1)对下列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细绳的夹角要尽可能地大
B.必须测出两细绳的长度,以便画出力的图示 C.有可能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都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D.换用一根弹簧测力计后只需把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即可
(2)在某次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拉绳使橡皮筋的一端拉伸到O点,在保持O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可能实现的有( )
A.保持OA、OB两细线的方向不变,改变两弹簧秤拉力的大小
B.保持OA的方向及A弹簧秤的示数不变,改变B弹簧秤的拉力大小及方向 C.保持弹簧秤A的示数不变,使弹簧秤B的示数减小 D.保持OB细线的方向不变,使弹簧秤A的示数减小
14. 甲、乙两同学均设计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甲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物块,C为物块右端连接的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通过C的读数F1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则该设计能测出________(填“A与B”或“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表达式为________。
(2)乙同学的设计如图乙所示。他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A、B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物块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实验时,多次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每次都让物块从靠近光电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多组测力计示数F及对应的物块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在坐标系中作出F-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与横轴的截距为c。因为乙同学无法测出物块质量,故该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