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效应与光拍法测光速
学号200911141012 姓名 吴洋
日期2011.10.20
摘要:本实验以氦氖激光器为光源,首先利用声光效应产生光拍频波,
测出其频移Δ?。再用光束测量仪以双光束相位比较法测出光速c
关键词:拍频,声光效应,驻波法,双光束相位比较法
引言:光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常数之一,也是所有各种频率
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速测量有300多年的历史,伽利略在1607做了世界上第一个测光速的实验,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得出确定的结果。但为以后的实验提供了思路。此后包括傅科、斐索在内的物理学家用不同方法对光速进行了测量。现在的光速值由国际计量局推荐 (299792.50±0.10)km/s.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光拍频法测量光速的原理和实验
方法,并对声光效应有一初步了解;通过测量光拍的波长和频率来确定光速。
原理:
1、 光拍波频
根据波的叠加原理,两束传播方向相同,频率相差很小的简谐波叠加,即形成拍。对于振幅都为E0,圆频率分别为?1和?2且沿相同方向(假设都沿x方向)传播的两束单色光 E1?E0cos[?1(t?)??1] (1)
xc E2?E0cos[?2(t?)??2] (2) 两式叠加后有
E?E1?E2?2E0cos[xc?1??22x?1??2?1??2x?1??2 (3) (t?)?()]?cos[(t?)?()]c22c2当?1??2,且????1??2较小时,合成光波是带有低频调制的高频波,振幅为2E0cos[由于振幅以频率?f??1??22?1??2x?1??2(t?)?()],角频率为。
2c2?1??2周期性的缓慢变化,我们将之称为2?光拍频波,?f称为拍频。光拍波频如图1(a)所示。
图1 光拍波频的形成及光强在某一时刻的
分布
2、 拍频信号的检验
在实验中,我们用光电检验器接收光信号。光电检验器所产生
的电流与接收到的光强(即电场E的平方)成正比:I=gE2 (式4)
式中g为光电转换系数。由于光的频率极高(f0?1014Hz),而一般的光电转换器只能对108Hz一下的光强变化做出反应,所以实际得到的光电流Ic近似为响应时间?(测器接收到的光强平均: Ic= =
Idt ???11???)内光电检f0?f11t????g{2E0cos[t?1??22x?1??2(t?)?]}^2dt c2xc =2gE0^2{1?cos[(?1??2)(t?)?(?1??2)]}(式5) 式中,高频项平均后为零。光电检测器输出的光电流包括直
流和光拍波频两部分,滤去直流部分,即得到频率为?f?1(?1??2),2?初相位为(?1??2),相位和空间位置有关的简谐拍频信号。
图1中还有拍频光信号Ic在某一时刻t的空间分布,置于不同位置空间的光电检测器将输出不同相位的光电流,因此用比较相位法可以间接地测出光速。假设测量线上有两点A和B,由式5可知,在某一时刻t,当点A与B之间的距离等于光拍波频的波长?的整数倍时,该两点的相位差为
xA?xB(?1-?2)?2n?,n=1,2,3….(式6)
c考虑到?1-?2?2??f,从而 xA?xB?nc,n=1,2,3…..(式7) ?f当两个相邻相位点之间的距离xA?xB等于光拍波频的波长?时,即n=1时,xA?xB=?=
c。该式子说明只要我们在实验中测出?f和?,?f就可以间接测出光速c。
3、 利用声光效应产生光拍波频
光拍波频 相拍的两束光有确定的频率差。本实验通过声光效应使He-Ne激光器的632.8nm谱线产生固定频差。声光效应原理图如图2所示。功率信号源输出角频率为?的正弦信号加在频仪器的晶体压电换能器上,超声波沿x方向通过声光介质,使介质内部产生应变,导致介质的折射率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成为一相位光栅,是入射的激光束产生衍射而改变传播方向,这种衍射光的频率产生了与超声波频率相关的频率移动,实现了是激光束频移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可以获得确定的频率差的两束光。
图2 行波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行波法产生频移。在声光介质与声源相对的端面上敷以吸声材料,防止声波反射,以保证在声光介质中只有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