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药品、试剂管理规则
1、将药品根据实验项目或同种盐类(如钾盐、钠盐、铵盐等)进行分分类整理,做好记录。
2、药品最好放在阴面通风的房间里,属于一般要求避光的,装在棕色瓶里即可;属于必须避光的,外层黑纸不要去掉。
3、剧毒或致癌物质(如汞盐、氰化钾、氧化砷、叠氮化合物等)及腐蚀性药品要放在保险柜内,非实验人员不得取用。
4、易燃或易挥发的溶剂不准用明火加热,可用水浴加热;不准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或蒸发;溶剂存放或使用地点距明火至3米以上。
5、某些强氧化剂如硝酸钾、硝酸铵、高氯酸(也属强腐蚀剂)、高氯酸钾(钠)、过硫酸盐等严禁与还原性物质如有机酸、木屑、硫化物糖类等接触。
6、药品取用要坚持“只出不进”的原则,以免污染药品。药品用完后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
7、药品选用要根据用途,在分析监测中,除特殊规定外,一般选用分析纯。 8、试剂规格如下: 规格 保证纯 分析纯 化学纯 医用试剂 生物试剂 基准试剂 代号 G.R A.R C.P L.R. B.R.或C.R. E.P. 标签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蓝.棕 黄色 用途 精确分析和研究 一般分析和科研 适用于工业分析 一般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检验 标定标准溶液 9、试液配制要根据用途,按照实验要求选用不同规格的药品,以保证试液质量。
10、试液标签都应标明试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保存期限等。如发现试液有变色、沉淀、分解等,则应弃去重配。
11、试剂瓶的磨口塞必须与瓶口密合,以防杂质侵入和溶剂挥发 。 12、碱性和浓盐类溶液勿贮于磨口塞玻璃瓶中,以免瓶塞与瓶口固结而不易打开,最好放在聚乙烯瓶中保存。遇光易变质的溶液应贮于棕色瓶中,暗处保存。
2
三、玻璃器皿的洗涤
1、常规洗涤法:对于一般玻璃仪器,用自来水冲洗后,用毛刷蘸取去污粉仔细刷净内外表面,尤其注意磨砂部分,然后用自来水冲洗3-5遍,再用蒸馏水冲洗3次。洗净的玻璃仪器表面不挂水珠。
2、刷洗的玻璃仪器,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用水洗净。
3、特殊的清洁要求:在某些实验中对玻璃仪器有特殊的清洁要求,如分光光度计上的比色皿,用于测定有机物后,应以有机溶剂洗涤,必要时可用硝酸浸洗。
4、洗涤液的配制:
(1)强酸性氧化剂洗液:将20克重铬酸钾(化学纯)溶于40毫升热水中,冷却后,于搅拌下徐徐加入360毫升浓硫酸(注意!不能将重铬酸钾加入浓硫酸中)。冷却后,倒入磨口瓶中保存。溶液变绿时,不宜再用。
(2)碱性乙醇洗液:将25克氢氧化钾溶于少量水中,在用乙醇稀释至1升。此溶液也适于洗涤玻璃器皿上的油污。
(3)纯酸洗液:1+1的盐酸(硫酸、硝酸)对玻璃仪器进行浸泡。 5、另外实验室中常用的洗涤用品有:肥皂、洗衣粉、去污粉等。
3
四、纯水的制备
(一)实验室纯水的质量要求
实验室纯水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不得有肉眼可辨的颜色或纤絮杂质。 实验室纯水分三个等级,应在独立的制水间制备。 (1)一级水
不含溶解杂质或胶态质有机物。可经二级水进一步处理制得。用于制备标准水样或超痕量物质的分析。
(2)二级水
常含有微量的无机、有机或胶态物质。可用蒸馏、电渗析或离子交换法制得的水进行再蒸馏的方法制备。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
(3)三级水
适用于一般实验工作,可用蒸馏、电渗析或离子交换法制备。
实验室纯水制备的原料应当是饮用水或比较干净的水,如有污染或空白达不到要求,必须进行纯化处理。
(二)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PH值范围(25℃) 电导率(25℃,μs/cm) 可氧化物的限度检验 吸光度(254nm,1cm光程)
二氧化硅(mg/L)
一级水 — ≤0.1 — ≤0.001 ≤0.02
二级水 — ≤1.0 符合 ≤0.01 ≤0.05
三级水 5.0~7.5 ≤5.0 符合 — —
(三)影响纯水质量的因素
在实验室中制取的纯水,不难达到纯度指标.一经放置,特别是接触空气,电导率会迅速下降。例如用钼酸铵法测磷或纳氏试剂测氨氮,无论是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只要新制取的纯水都适用。一旦放置,空白便显著增高。主要来自空气和容器的污染。
玻璃容器盛装纯水可溶出某些金属或硅酸盐,有机物较少。聚乙烯容器所溶出的无机物较少,但有机物多。
(四)特殊要求的用水
4
无氨水:向水中加入硫酸至PH<2,使水中各种形态的氨或胺最终转变成不挥发的盐类,蒸馏,收集馏出液即得。
无二氧化碳水:将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煮沸至少10min,使水量蒸发10%以上,加盖放冷即可。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