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姓 名 张雪萌 学 号 222010306032020 专 业 课 程 实验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年 级 2010级 实验时间 6月3日 成 绩
同组人姓名 古焱、谢丽
关于闪烁融合频率的研究
古焱,谢丽,张雪萌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基础心理学专业 重庆400715)
摘要
本实验通过最小变化法来测定闪光融合的频率,通过测定闪烁融合频率(cff)学习用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阈限。以西南大学2010级本科生谢丽为被试,每小组三人自己进行测定并记录下数据进行分析。以递增和递减两个系列的频率来呈现给被试,让被试报告闪或不闪,找到被试报告闪和不闪临界的中点,最后计算出平均值。每个被试先进行右眼实验,然后进行左眼实验。每只眼睛渐增、渐减系列各做8次。本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并且两个系列按照ABBA的顺序来进行平衡。实验得出左眼与右眼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实验中被试有期望效应和习惯的误差。cff是用来测定精神疲劳的常用指标之一,其特点是测试方便,效果明显。一般来说闪光融合频率值随着精神疲劳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可用到有关运动方面等领域。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 递增递减系列 闪光融合频率 中点
1. 引言
当某一间歇闪亮的光源,其闪烁频率由低逐渐升高并达到一定数值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是连续或者稳定的光,这一现象称为闪光的融合,此时的频率值就是临界闪光融合频率值(CFF)
【1】
。关于闪光融
合频率,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闪光融合频率的测定,常常被应用于视觉功能、脑功能和疲劳状态等生理心理学指标的研究
【2-5】
。有研究就指
出,击剑运动员晨起安静状态下CFF值较高,运动后即刻CFF值明显高于运动前,根据CFF值变化趋势,击剑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最好在上场前10-15分钟结束。另外有人就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对游泳运动员闪光融合频率及速度素质的影响做了研究,得出了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能很好的调节运动员的大脑皮层和机体机能,提高大脑工作效率以致机体效率,从而提高速度素质的结论
【6】
。关于闪光融合频率,还有研究发现,闪光临界
【7】
融合频率的训练对提高视敏度有一定的作用,相信这真的是一个令人
惊喜的发现!基于对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如此丰富的研究结果,本次实验主要是想通过最小变化法来对闪光融合频率进行测定,进而学会运用最小变化法。最小变化法,也叫极限法、最小可觉差法、序列探索法,是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其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本实验测定了左眼和右眼的CFF值,并将之进行比较。实验设想双眼的CFF值会有一定的差异。
2.方法 2.1被试
西
南
大
学
心
理
学
院
2010
级
本
科
学
生
谢
丽
2.2仪器和材料
JGW-B型心理实验台-光点闪烁仪单元
2.3实验设计与程序 2.3.1实验设计
采用被试内设计,自变量采用ABBA法的呈现方式
2.3.2实验程序
准备工作:接通电源,打开光点闪烁仪电源开关;背景亮度选择1\\16颜色选红色,亮度选1,占空比选1:1;让被试熟悉用控制旋钮调节光点频率并熟悉“闪”与“不闪”现象。让被试注视闪光灯,找到“闪”与“不闪”之间的临界点,记录下被试认为不闪的最低频率,据此为中点选择上下各7个点(以1Hz为单位),总共15个刺激值。
正式实验:递增系列实验。刺激从低于中点的某一频率开始呈现,被试报告“闪”录表相应的地方记“+”,顺就在记渐增系列实验次增加刺激频率(每次增加1Hz),一 一记录结果,当被试报告“不闪”时,在表内相应处记“—”,刺激的渐增系做到第一次出现“—”为止。渐减系列实验。刺激从高于中点的某一频率开始呈现,被试报告“不闪”就在记录表格相应地方“—”,顺次渐减刺激频率,记录结果,当被试报告“闪”时,在表内相应处记“+”,刺激的渐减系列作到第一次出现“+”为止。 每个被试先进行右眼实验,然后进行左眼实验。每只眼睛渐增、渐减系列各做8次,两个系列按照ABBA顺序进行。不论是渐增法或是渐减法,接近的起点频率不要相同,以免被试形成定势。每测定两个系列可休息两分钟。
3.结果
3.1
左右眼闪光融合频率差异分析
表1 左右眼的成对样本统计量 左眼 右眼 均值 23.625 20.750 N 16 16 标准差 1.0247 0.9309 均值的标准误 0.2562 0.2327 由表1可知右眼的标准差比左眼的标准差小,说明右眼的离散趋势较小,左眼的离散趋势较大。并且样本的标准
表2 左右眼成对样本检验 均值 标准差 1.5000 成对差分 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 均值的标准误 0.3750 下限 2.0757 上限 3.6743 t 7.667 df 15 Sig.(双侧) 0.000 左眼 - 右眼 2.8750
由表2可知t=7.667>t0.05\\2=2.131 p<0.01 说明左右眼的差异性极其显著 3.2
对被试期望和习惯的误差分析
3025左眼右眼频率(Hz)2015105012345678910111213141516系列图1 左右眼闪光融合频率差异比较
被试提前或者延迟报告了。而且从图中可看出折线越来越稳定,并且
从图1可看出当折线出现较大的波动时可能是由于被试的期望造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