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班级管理中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18:09: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班级管理中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栾爱春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06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教育工作应当“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倡导“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照这一要求可以发现,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在整个国家育人环节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赢得青少年,方能赢得未来。审视当前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发现问题,按照新的要求创新班级道德教育工作,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是每个班主任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面对价值多元化的取向,班主任对道德教育选择回避或忽略的态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文化的富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价值多元的取向。在信息时代,社会媒体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负面报道,也使德育工作者摸不清学生道德教育的具体方向。类似的种种因素都致使道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常常被忽视或被边缘化。 2.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使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无法落到实处

迫于多年应试教育的压力,绝大部分学校和教师以智力和分数为重。学习成绩成为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首要评判标准,也成为一个教师教学成果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学校对教师的评优表模、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的发放等,都需要通过量化考核来决定。这种由应试教育引起的“升学率第一”“分数压倒一切”的错误价值导向造成了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良局面。不少学校认为德育成效不可能立竿见影,还不如把学生关在教室死抓成绩来得安全、实际,于是不惜牺牲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来换取可怜的分数。所谓的“成才先成人”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或搞点不痛不痒的活动走走过场。在此背景下,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被严重弱化。

3.学校德育目标理想化,内容知性化,手段简单化,严重脱离学生实际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未必能得到清晰的回答。在班级管理中,道德教育往往被简化为常规教育,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纪律、专心学习、不谈恋爱等,这成了道德教育的全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把德育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谈不上让学生有道德情感的共鸣和道德美感的体验,也是造成班主任道德教育教条化、道

搜索更多关于: 班级管理中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的文档
班级管理中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ga8066l2b1ujtp7zqyg25ui718xn3018y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