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国时期大学区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作者:孙丽旻
来源:《学园》2013年第16期
【摘 要】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全国推行大学区制改革,然而改革仅推行不到两年便以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改革失败的原因在于其不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其体制自身存在的问题,模仿失当、缺乏过渡等。 【关键词】大学区制改革 失败 国民政府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24-02 南京国民政府在成立之初积极推行教育改革。1927年,为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僚化习气,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中央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在浙江、江苏两省试行大学区制,后来又推广到北京。大学区制,即将全国依现有的省份及特别行政区划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大学区设校长一人,总理一切学术和行政事项。① 然而试行不到两年,大学区制改革便在众多反对声中宣告失败。笔者认为,大学区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不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
1927年大学区制推行之初,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尚未稳固,急需收回被政客和军阀把持的教育权。蔡元培提出的“教育部不得干涉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须经过高等教育会议承认,不受政党内阁更迭的影响”② 等要求正适应了国民政府的这一需要,国民政府也因此逐步实现了对教育的控制。然而宁汉合流之后,国民政府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大学区制的推行便开始与政治统一的趋势背道而驰。1927年8月,集中了党、政、军大权的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以党治国”的建国方针,并宣布“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提出要做到军政统一、思想统一。此时大学区制所要求的“经费独立,立法独立,人事独立”显然与国民党对各项事业实行独裁统治的目标格格不入,国民党对大学区制的不满也渐渐表露出来。胡汉民曾说:“教育不可无主义、主义只能归宗一。我们现在即已唯一的三民主义救国、建国、治国,教育是不可跳到国家范围以外去的……我们不能让所谓?包罗万象?摇动了我们的教育宗旨!今后我们在唯一主义的民族,唯一主义的国家,唯一主义的政治之下,必不允许教育独异于此唯一的主义,而有所兼容。”③由此可见,在国民党的一党独裁下,大学区制是很难维系的。
从经济角度看,虽然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在蓬勃发展,但是小农经济仍占据主体地位,这一方面使得国内高等教育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各地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刚刚起步的高等教育事业中来,于是各地纷纷起而反对。中山大学区中等学校联合会曾就此上书国民政府:“中央大学为全国学术之总汇,其经费应由中央政府负担,而苏省中小学校及地方教育事业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