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短时间、多变、不热等变化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稳定 长时间、相对稳定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层。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
一年中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第9页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④分析某种气候的特点:
a 根据气温曲线变化图判定气温的变化。(“全年高温”“终年寒冷”“冬冷夏热”“全年温和”)
b 根据降水柱状图判定降水特点。(“全年多雨”“终年少雨”“夏多冬少”“夏少冬多”)
c 结合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的特点,得出结论,进而判断出气候类型。 ⑤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旱、雨季。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燥,降水稀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第10页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夏季较集中。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部、欧洲)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人口增长过快或增长过慢甚至减少会对环境、社会以及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
⑥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等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中部和南部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11页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②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③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④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⑤基督教——教堂――欧洲;伊斯兰教——清真寺――北非,西亚等; 佛教——寺庙――东南亚等。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第1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