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什么要建立不同素材库?
3、特技转场和无特技转场在实际运用中有何不同?
第七章 电视片后期制作(提高型实验 10课时) 第一节 不同题材电视片拍摄(4课时)
内容:撰写分镜头稿本,以小组为单位,拍摄电视片素材
重点讲授:综合运用前期学习的电视摄像技术,掌握分镜头摄像方法,拍摄主题明确、结构完整的电视片素材
主要仪器设备及用品:摄像机、三脚架、磁带(可选) 第二节 后期制作(10课时)
内容:上载素材,电视片画面编辑,字幕制作,配音和音效制作,输出和刻录光盘 重点讲授:综合运用前期掌握的非线性编辑操作技术,将前期拍摄的电视片素材进行编辑,制作成完整的电视片
主要仪器设备及用品:摄像机、磁带(可选)、录像机、1394线、EDIUS非线性编辑系统、光盘
思考题:
1、如何根据不同体裁的电视片确定镜头? 2、什么体裁的影片更加强调视觉的美学效果?
另:期中考试2课时(规定内容的拍摄,包含在教学课时里),共48学时。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黄匡宇,2005年,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1]孟群,2006年,电视节目制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徐威主编,2005年,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 王翰东主编,2004年,电视摄像的理论与实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 石长顺主编:2003年,电视编辑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 李岩、黄匡宇等,2003年,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考察的方式,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记分,平时成绩20分,内容包括考勤情况、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情况、遵守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情况、平时作业与课堂表现、电视片策划稿本(主要指分镜头稿本)、基本操作型实验情况。期中考试成绩占20分。期末成绩100分,折合60分,内容包括实验报告记录情况、制作成光盘的电视片。具体评定方法见下表:
实验项目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实验内容 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电视摄像角度 电视摄像中的光线和照明 静态构图和固定镜头 动态构图和运动摄像 电视摄像中的轴线规律 不同题材电视片拍摄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镜头组接的技巧 分值 5 5 5 5 5 5 5 5 5
实验十 实验十一 实验十二 特效制作 字幕制作 音效制作 5 5 5 40 实验十三 不同题材电视片编辑(电视片光盘) 说明:实验项目八、九、十、十一、十二属于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操作,可以在电视摄像的项目之前进行。实验中3——4人一组协同完成一个电视片,每组上交一份光盘。
(撰写人:
审核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