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试题作答。答题前,考生必须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1.(12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控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
①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细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____(填“是”或“否”)。 ③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kg.
(2)某研究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一些废旧电池及从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现从这些元件中选取了两个待测元件,一只电阻R,一节锂电池(电动势E=3.7V,允许最大放(约2 k?)0电电流为100mA)。另外还准备了一下实验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不计) B.电流表A2(量程2mA,内阻不计) C.电压表V(量程4V,内阻约4.0k?) D.滑动变阻器R10~2.0k?,额定电流0.1A E.电阻箱R2?0~999.9??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①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研究小组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用待测锂电池,其他所选器材都标在图上,但是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 。②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滑动变阻器R、电压表V都已损坏,请用余下的器材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请在图乙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的原理图,并标出所用器材的符号。
③该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取得多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线性图象,则电动势为 V,内阻为 ?。
??
22.(16分)如图所示,ABCD是水平管道,DEF是半圆轨道,其上端与CD相切于D点,半径R=0.4m;一较短的轻弹簧左端固定于墙面上,右端与质量m?0.1kg的小球不连接(小球直径略小于管道直径。)推动小球压缩弹簧至G点,此时弹簧具有EP?0.8J的弹性势能,由静止释放小球。第一次,假设AB段是光滑的,小球运动到B,然后始终沿DEF轨道运动,到达F点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第二次,假设AG段光滑,GB段是粗糙的。小1?5.0N;球离开B点运动到E点才开始和圆弧轨道接触(小球可视为质点)。 (1)求第一次小球在DEF阶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第二次运动中,已知GB长度x?1.4m,求小球与GB段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23.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的第一条限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垂直向里的匀强磁场,圆心坐标?a,a?,圆形区域分别与x轴、y轴相切于A、C两点;在x<0的区域内存在场强为E、方向沿+x的匀强电场,其余区域是真空区域。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粒子在xOy平面内从A点沿A O1方向射入磁场中,从C点沿x轴负方向射出,粒子重力忽略不计,试求:
(1)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时的速率?0。
(2)若粒子仍以速率?0,沿与x轴正方向成30角,由A点射入磁场,则该粒子到达电场中最远点的位置坐标。
(3)在满足(2)中的条件下,粒子由A点射入到第三次进入真空区所经历的总时间。
24.(9分)图1表示绿藻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在pH和温度保持适宜的条件下,将绿藻叶肉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
?
(1)图1的场所I为场所II提供的物质乙为 。
(2)在图2中B处给予适宜光照,溶解氧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则图1中物质甲来源于 ,光照后短时间内物质丙含量的变化是 。
(3)在图2中B处给予适宜光照后,溶解氧浓度增加,原因是 ;3分钟后不再增加而稳定,原因是 。
(4)若在C处给予某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a,则该条件可能是 ,a情况下绿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的速率是b情况下的 倍。 25(10分)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1)刺激e处,e处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 。
(2)在b、c、d、e、f点处施加刺激,能够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是 点。刺激d处,兴奋传到b处的速度,比相同强度刺激e处兴奋传到b处的速度慢,说明在脊柱中存在 结构。 (3)实验证实,只刺激肌肉,肌肉也会收缩,推测此时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原因是 。图乙中 会被自身产生的抗体免疫掉导致重症肌无力。如果刺激e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但肌肉无反应,如何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损伤部位是肌肉还是a处?写出实验方案:
。
26.(10分)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能量流经某种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甲和乙之间碳的传递形式是 。
(2)图1中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 ,鹰的营养级为 。
(3)如果鼠种群的死亡率较高,则鼠种群数量一定会下降吗? ,试分析原因: 。
(4)若图2为能量流经蛇种群的示意图,其中的A表示蛇的摄入量,那么C表示蛇的
。而要保证蛇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B的 倍。
27.(12分)右图为果蝇染色体组成。如果IV号染色体多一条(这样的个体称为IV—三体)或少一条(IV—单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殖后代。三体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为 若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 条染色体。、
(2)有眼(E)和无眼(e)是由一对位于IV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一纯合的有眼果蝇与无眼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一只无眼果蝇,其基因型为 ,若对其进行镜检发现为IV一单体,则该变异属于 。
(3)某IV一三体有眼果蝇的基因型为EEe,其产生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该果蝇与一无眼界蝇杂交后代有眼所占比例为 。
(4)已知果蝇的腿部有斑纹由显性H控制,腿部斑纹由隐性基因h控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有纯种果蝇若干(注:XhY、XhY也视为纯合)。请设计杂交实验并作出判断: ①取腿部无斑纺雌果蝇与腿部有斑纹雄果蝇杂交;
②若 ,则H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
③若后代出现雌雄果蝇腿部均有斑纹,则让后代继续杂交,若后代 ,则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 ,则H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28.(14分)甲醇是一种优质的液体燃料,CO和CO2均可用于合成甲醇。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H1
(1)已知:2CO?g??O2?g? 2CO? △H2 2?g2H2?g??O2?g? 2H2O?g? △H3
则CO?g??2H2?g??CH3OH?g? △H=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