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环境健康科学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双酚A对人体的危害
院系名称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 教育技术学
学 号 2013211039
姓 名 吴春云
2015年1月1日
双酚A对人体的危害
吴春云 2013211039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1302班
【摘要】
双酚A(BPA)是一种合成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等材料的物质。双酚A无处
不在,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及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生产2700万吨含有BPA的塑料。但BPA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甚至可导致癌症和肥胖。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
【关键词】;双酚A;若雌激素活性;早熟;环氧树脂
0、引言
多项研究表明,双酚A是一种低毒性化学物,在剂量允许的范围内,若不慎服入双酚A,可采取措施及时排出,但由于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品中用到双酚A。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都隐含了或多或的双酚A,大大加大了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这警告人们不得不提高安全意识,谨慎选购合格商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1、双酚A的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常温下溶于醋酸、丙酮、甲醇、乙醇、异丙醇等,微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呈弱酸性。羟基的邻位很活泼,易被硝化、卤化、硫化、烃化等。主要用于制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酚氧等。大量应用于生活塑料制品中,包括饮用水瓶,婴儿奶瓶等。同时也应用于金属表面的涂层,使罐头食品不易恶化、变质。
在检验其化学毒性的实验数据中表明,小鼠口服2400mg/kg的双酚A便可产生急性毒性, 口服15mg/kg的双酚A便可产生生殖毒性。可见,双酚A对有机体的危害极大。
2、双酚A与食品包装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污染食品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发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对此采取法律约束的措施(限制双酚A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使用)。科学家通过仔细研究得出结论,双酚A对包括人类和生物在内的有机体均有很大的毒害作用,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会迁移至食品中,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对于它的化学测定,人们在实验 室研究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用于解释双酚A是否会迁移到食品中进而进入人体。
Figge等在研究聚苯乙烯薄膜中添加剂向脂肪模拟物中迁移时,采用较高实验温度(40°C)迁移10d后,就可以达到检测最低迁移值。Fieire等在研究两种微波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瓶高热条件下使用稳定性时,选用95°C的实验温度实验1小时,结果显示低聚物的迁移量都很低。通过采用GC-MS、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及体视显微镜对热氧老化不同时间的食品接触材料用聚碳酸酯中双酚A的析出量进行测定及结构表征,发现聚碳酸酯可在130℃热氧老化条件下发生降解析出双酚A.热氧老化可诱发聚碳酸酯表面产生银纹,银纹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老化后期,银纹量有所降低.随老化时间延长,△C、YI和T未发生明显变化;实验同时发现聚碳酸酯的双酚A受加工条件影响很大,而且其析出量随热氧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120 h出现峰值后减小,最高含量达495 mg/kg,远超过国标GB/T5009.99-2003要求含量.
其实,双酚A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方面主要是,双酚A被运用到食品的包装诸如罐头食品的橡胶盖,婴儿奶嘴,饮料瓶等等,而大多数人在购买食品是、时不会注意其是否含有双酚A。那么双酚A进入人体食道后会产生哪些危害呢?第一,导致起器官衰竭、白血病和体重急剧下降或迅速升高。第二,导致女性雌性激素分泌过多,出现性早熟,男性精子分泌较少,损害生殖功能。第三,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其次,双酚A进入食道后还有更多潜在的毒性,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不可忽视它的潜在毒性。
3、双酚A 与人体功能
科学分析显示,双酚A是一种具有弱雌素活性的环境分泌干扰物。据报道,2003年全球双酚A的需求量达到220万吨,并以每年6%—10%的速度增长。此外,大量的双酚A可以从垃圾渗析到周围的生态系统,从而导致人类和野生动物环境暴露的潜在危险。有实验数据显示93%的被测人群的尿液中可检测到双酚A,以及在人体卵泡液羊水以及脐带血,甚至母乳中也存在双酚A。这一发现对于我们将是一个致命的警告,双酚A通过母乳可传递给新生儿,那么想想这将是多么震惊的消息。在未接触环境健康科学这门课之前,我对双酚A并不了解,也从没有想过潜在危害就隐藏在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细节。更值得被指出的是,近年来多项研究病例表明,诸如不孕不育、生殖道畸形、乳腺癌和前列腺发病率上升的主要罪魁祸首就是双酚A。并且双酚A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时,容易导致女性肥胖、子宫内膜增生、习惯性流产以及男性血清中的雄性激素水平也会上升等等。
4、双酚A与日常生活
一新闻事实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2010年8月,一家外国媒体报道称,美国一环保
组织调查发现,餐厅厨房菜单小票、ATM机取款后打印的凭条、购物小票、收银小票,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这种物质经由皮肤可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致癌。作为一个普通人,有谁会想到不起眼的小票会对人体构成致命的威胁,可事实就是如此。经过化验后的结果显示,其中40%以上的收据含有过量有毒物质双酚A,且这40%收据中双酚A的含量,是已知含有
双酚A商品(如塑料瓶、奶瓶等)的250—1000倍。其中,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Safeway等企业收据的双酚A含量最高。也就是说,我们进行购物时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双酚A,因为手的直接触摸可以沾染双酚A。对此,我查阅了资料,对于中国国内使用双酚A的情况作分析:国内双酚A现在年产量大概在3万吨左右,其中约三分之一用于造纸业。双酚A在包装品上的含量标准是0.6毫克/千克,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将会给人体带来影响。但现在国内打印纸行业,对双酚A的用量还没有具体规定。并且太空杯中也含有大量的双酚A。
5.对抗双酚A的措施
如果不预防,我们将成为双酚A脚下的俘虏。对此,我们可以做好预防措施,不能等到疾病缠身时再后悔莫及。在食品包装的选择上,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需要注意一看二闻三动手。看标识,看信息是否齐全,材料名称及代号、生产许可证标志及编号,生产企业信息,运用时注意事项等;再看材料里面有没有杂质,颜色太深就尽量不要选择,可能运用的色母料有毒有害;看有没有刺鼻的异味,要是有异味就是回收废旧材料如废旧光盘等生产;动手捏一捏,要是容易变形开裂,很有可能是劣质材料生产,尽量不要购买。接触购物小票后,一定要彻底洗手再接触食物并且不要运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酒精能促进双酚A透过皮肤。还有许多需要我每个人提高警惕的地方,希望每个人做好自己身体健康的保卫者。避免使用含有双酚A的有毒材料,做保护环境的主人,拒绝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孙汉文; 李挥; 高文惠; 周晓婷.《1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食品科学》2012年第33卷第2期
[2]刘陈蕾; 徐晓虹; 田栋.《环境雌激素双酚A对脑和行为发育的影响》.《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年12月20日
[3]高建国,孙卓军,王松等.《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热环境使用过程中双酚A迁移量测定及使用寿命评价》.《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第31卷第1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