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RD-SJB2015-03
料的商检报告。
12.5.10.必须准确掌握各受热面多种材料拼接情况,合理制定壁温定值。 12.5.11.必须重视试运中酸洗、吹管工艺质量,吹管完成过热器高温受热面联箱和节流孔必须进行内部检查、清理工作,确保联箱及节流圈前清洁无异物。 12.5.12.不论是机组启动过程,还是运行中,都必须建立严格的超温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严格执行规程,杜绝超温。
12.5.13.严格执行厂家设计的启动、停止方式和变负荷、变温速率。
12.5.14.机组运行中,尽可能通过燃烧调整,结合平稳使用减温水和吹灰,减少烟温、汽温和受热面壁温偏差,保证各段受热面吸热正常,防止超温和温度突变。 12.5.15.加强汽水监督,给水品质达到《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质质量标准》(DL/T912—2005)。
12.5.16.加强新型高合金材质管道和锅炉蒸汽连接管的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验,每次检修均应对焊口、弯头、三通、阀门等进行抽查,尤其应注重对焊接接头中危害性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等)的检查和处理,不允许存在超标缺陷的设备投入运行,以防止泄漏事故;对于记录缺陷也应加强监督,掌握缺陷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对可能造成的隐患提前作出预判。 12.5.17.奥氏体不锈钢小管的监督。
12.5.17.1.奥氏体不锈钢管子蠕变应变大于4.5%,低合金钢管外径蠕变应变大于2.5%,碳素钢管外径蠕变应变大于3.5%,T91、T122类管子外径蠕变应变大于1.2%,应进行更换。
12.5.17.2.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管子要结合大修检查钢管及焊缝是否存在沿晶、穿晶裂纹,一旦发现应及时换管。
12.5.17.3.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管与铁素体钢管的异种钢接头在40000h进行割管检查,重点检查铁素体钢一侧的熔合线是否开裂。 12.5.18.输煤运行防止皮带划破撕裂的防范措施 12.5.18.1.加强交接班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运行值班员交接班时要对所辖区域的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当班期间不间断巡视皮带运行工况,尤其应检查煤筒、导料槽、皮带机滚筒处、回程皮带等处有无大块或杂物卡堵造成皮带划破或撕裂。 12.5.18.2.室外皮带值班员要以斗轮机中心落煤筒为巡检重点,并要以此为中心辐射两侧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皮带上有铁块、木块石头等物应及时停机,采取安全措施捡出杂物后方可再次运行。
12.5.18.3.输煤集控值班员应严密监视各运行设备的电流表指示情况,及时发现皮带机运行异常电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现场值班人员认真检查,检查处理经联系确认完成后,方可再次启动皮带机。
12.5.18.4.煤源点运行值班人员在启动皮带前,应检查汽车煤沟篦子,发现损坏及时登陆缺陷或通知检修班组处理,并汇报班长,切换另一侧设备运行。
12.5.18.5.斗轮司机及值班员在上煤过程中,发现铁块、木块、石头等物应及时停机,采取安全措施捡出杂物后,方可再次运行。如煤场中发现大块杂物运行人员无法处理,应及时通知煤场管理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12.5.18.6.运行人员发现皮带跑偏,打滑或缺失托辊等情况时应及时停机,通知检修处理,防止皮带划破磨损。
12.5.18.7.运行人员返现皮带接头处起皮或皮带有裂口、皮带边缘有撕起的皮带边条时,应及时通知检修处理,防止皮带接头或皮带断裂、划破。 12.5.18.8.雨雪天气在取用煤场存煤时,必须将斗轮机悬臂皮带和室外皮带上的
HLRD-SJB2015-03
积水和积雪处理掉方可进行上没作业,在运行过程中应严密监视设备的运行工况,尤其应注意落煤筒、导料槽、皮带机滚筒处、回程皮带等处是否有大块或冻块卡堵造成皮带划破或撕裂。
12.5.18.9.对拉紧间的积煤和配重机构进行认真检查、及时清理积煤,发现配重异常应立即记缺,以防止被大块、杂物和配重构件,以及冬季沉积的冻煤卡堵而造成皮带从回程划破或撕裂。
13.防止设备腐蚀事故
13.1.1.防止锅炉和汽机本体内部腐蚀,防止炉内、外管腐蚀(见5.4.4-5.4.5内容)。
13.1.2.防止压力容器、氢气、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及气动元件腐蚀 。 13.1.2.1.要按照《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13.1.2.2.热力系统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应对与压力容器相连的管系进行检查,特别要对蒸汽进口附近的内表面热疲劳腐蚀和加热器疏水管段冲蚀、腐蚀情况进行检查,发现缺陷要及时处理。 13.1.2.3.保持压缩空气管道疏水系统畅通,严格执行压缩空气的定期排水制度。 13.1.2.4.户外压缩空气管道保温应紧固完整,并用铁皮包好。
13.1.2.5.压缩空气的干燥系统必须投入运行,防止压缩空气带水导致压缩空气管道和罐体内部腐蚀。
13.1.2.6.户外压缩空气罐的安全阀应有防雨设施。 13.1.2.7.气动执行器必须定期排水。 13.1.3.防止化学水处理设备腐蚀
13.1.3.1.酸、碱系统所在区域的设备要定期涂刷防腐漆,要有通风和酸雾吸收装置,并能正常运行。
13.1.3.2.要定期检查酸、碱储罐的防腐层是否完好,发现缺陷要及时处理,防止酸、碱外泄对周边设施造成腐蚀。
13.1.3.3.腐蚀性介质流经的容器、罐体、池体、沟道、泵、管道和阀门等要选用具有防腐性能的材料制作或另做适宜的防腐处理。
13.1.3.4.腐蚀性介质管道应明管布置,以便能及时发现泄漏缺陷,并便于及时消除缺陷。要定期检查其系统是否有渗漏,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防止腐蚀性介质外泄对周边设施造成腐蚀。
13.1.3.5.化学水处理再生废液要进行中和排放,避免腐蚀性废液外排造成其他系统设备的腐蚀。
13.1.3.6.定期检查各容器、罐体、池体、沟道防腐状况,对有破损、脱落、起包的要及时修补处理。 13.1.4.防止电气设备腐蚀
13.1.4.1.严格控制水内冷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水质在合格范围内。为防止pH值超标,在定子冷却水补水系统中,应安装二级除盐水和凝结水两路不锈钢材质的补水管,以调整定子冷却水pH值在合格范围内,防止线圈和系统管路腐蚀。 13.1.4.2.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的裸露表面均应涂本色漆,喷漆前应先用金属清洗剂清除外部油垢及污垢,对裸露的金属部分必须除锈后补涂底漆。
13.1.4.3.母线桥架、门形架、避雷针支架、通讯天线等金属支撑架应加强防腐处理,尤其是多酸雨季节,应加强检查,每五年至少重新喷涂一次。
HLRD-SJB2015-03
13.1.4.4.设备支架基础随检修进行检查,遇有腐蚀现象时及时处理。
13.1.4.5.附件设施如均压环、屏蔽环、钢脚、钢帽等的腐蚀随设备检修进行检查处理。
13.1.5.防止电缆腐蚀。
13.1.5.1.有腐蚀性土壤未经处理不得直埋电缆。
13.1.5.2.敷设在化学腐蚀地区的电缆可将其架空放在固定架上。
13.1.5.3.为了防止电缆腐蚀,应做好电缆腐蚀的监视工作。对于有杂散电流作用地带的电缆,必须测量沿电缆线路铅包流入土壤内杂散电流密度以判断何种腐蚀。
13.1.5.4.当电缆线路上的局部土壤含有损害电缆铅包的化学物质时,应将该段电缆装于管子内,并用中性的土壤作电缆的衬垫及覆盖,并在电缆上涂以沥青等。 13.1.5.5.电缆的敷设应尽量远离热管道或加隔热层以防热辐射。 13.1.6.防止汽轮机油系统设备腐蚀
13.1.6.1.油系统管道、油箱应在酸洗前做防腐防锈处理,酸洗后要进行钝化,吹干,并将管口密封保管。
13.1.6.2.运行中要防止水进入油系统(如汽封的漏汽漏水等),加强油箱、油净化设备的底部放水,同时应在汽轮机油中加入防腐剂。
13.1.6.3.检修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清除油系统管道中的油垢、金属屑和腐蚀产物,清洗后油系统中应无清洗液和水分。
13.1.6.4.汽机电调和高低旁路系统中运行油温应在规定的范围内,系统中不应有过热点和过热段,防止酸值升高。
13.1.6.5.应设有运行油在线脱水再生装置,严格控制油质的水分和酸值,防止发生油水解。
13.1.6.6.防止高温、高压采样管及在线测量元件腐蚀。 13.1.6.7.尽可能一个大修期对采样管外壁刷一次防腐漆。
13.1.6.8.一个大修周期对水、汽、油系统的采样管进行一次抽检,根据检查情况更换管子。
13.1.6.9.油系统的采样管应采用不锈钢管,在管路敷设时避开高温区域。 13.1.6.10.酸、碱区域采样管应采用不锈钢管,管外壁涂防腐漆。
13.1.6.11.高温区域应采用耐高温电缆,未用耐高温电缆的应尽可能走电缆沟道,以避开高温辐射。
13.1.6.12.油系统的电缆应用耐油电缆,避免与油接触。
13.1.6.13.对腐蚀性介质的测量,其一次元件应用耐腐蚀材料制作。
13.1.6.14.酸、碱区域内的变送器、表计应尽可能放在室内,否则须做外罩,使其与腐蚀气体隔离。
13.1.7.防止机力通风塔腐蚀
13.1.7.1.喷刷机力通风塔内壁防腐涂料应与通风塔施工同时进行。
13.1.7.2.设备安装时,淋水装置外露铁件、悬挂除水器支吊件及与预埋件水池内的进水管、防冻喷水管等焊接钢管及固定档水板所用的铁件需涂防腐漆。 13.1.7.3.检修期间,应全面、彻底检查通风塔内外各部件防腐状况,发现锈蚀、积存污物等问题及时处理,并重新涂刷防腐漆。 13.1.7.4.定期清除污垢,防止垢下腐蚀。 13.1.8.防止管沟内管道、支架腐蚀
13.1.8.1.管沟内敷设金属管道及支架外表要涂刷防腐漆,并要定期检查,发现
HLRD-SJB2015-03
漆皮脱落、鼓包要及时修补。
13.1.8.2.定期检查沟道内排水通道,若不畅通要及时清理。 13.1.9.防止脱硫系统、烟道及烟囱内部腐蚀
13.1.9.1.脱硫系统、烟道及烟囱内部选用的材料适用于运行条件,充分估计腐蚀余量。
13.1.9.2.接触腐蚀环境的净烟气烟道和原烟气烟道以防腐涂层进行保护(玻璃鳞片树脂或橡胶内衬)。烟道的走向能够满足冷凝液的排放,不允许积水,烟道提供低位点排水设施和防止积水的措施,膨胀节和挡板不布置在低位点。加强筋的布置也防止积水。
13.1.9.3.每一挡板和驱动装置能够承受所有运行条件下周围介质可能产生的腐蚀。
13.1.9.4.回转式烟气换热器受热面考虑磨损及腐蚀的因素,冷段蓄热元件采用耐腐蚀的搪瓷换热元件制作。
13.1.9.5.提供安全运行和易于维修用的通道、楼梯和栏杆,钢制箱体(即使进行了防腐)除了计算的壁厚外,将留有至少30年的腐蚀余量。
13.1.9.6.盛装石膏浆液、石灰石浆液、吸收浆液等具有腐蚀性介质的箱体应内衬橡胶或玻璃鳞片防腐,较小的箱体由抗腐蚀材料如玻璃钢制作。
13.1.9.7.接触被搅拌浆液的搅拌器部件的材质,适于被搅拌浆液的特性,而且能耐磨损和腐蚀。
13.1.9.8.所有接触输送介质的泵体部件的材料适于输送介质的性质,并且能耐磨损和腐蚀。
13.1.9.9.分析仪表水质分析取样管应为不锈钢材质。如果需要试样冷却器,其外壳为防锈和防化学腐蚀。
13.1.9.10.脱硫系统没有使用烟气换热器时,接触腐蚀环境的净烟气烟道和烟囱要考虑专门的防腐处理。
13.1.10.防止空冷机组空冷散热器腐蚀
13.1.10.1.空冷散热器制造使用材料适用于运行条件,充分估计腐蚀余量。 13.1.10.2.空冷散热器制作完毕到现场安装前有防止腐蚀的保存措施。 13.1.10.3.使用除盐水对空冷散热器内部进行冲洗。 13.1.10.4.空冷系统长期停运时考虑防锈蚀保护。
13.1.10.5.定期检查金属结构楼梯、平台、通道、护栏、支架等的紧固、焊接点的锈蚀情况,有问题要及时处理。尤其是在有腐蚀性介质和潮湿环境下的金属结构件,要定期进行防腐处理。
13.1.10.6.加强对风力发电机塔筒表面、内部和机舱顶部的检查、维护,防止腐蚀。
13.1.10.7.为防止金属闸门的锈蚀,应定期检查、防腐处理。
14.防止压力容器等承压设备爆破事故
14.1.防止承压设备超压
14.1.1.根据设备特点和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台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应明确异常工况的紧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任何工况下压力容器不超压、超温运行。
14.1.2.各种压力容器安全阀应定期进行校验。
14.1.3.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排污阀、监视表计、连锁、自动装置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有自动调整和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