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362、限期使用的产品,应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标明( )。 A、保质期 B、保存期
C、失效日期
答案:C 363、销售者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产品范围是指( A、皮鞋 B、高档耐用产品 D、产品质量法调整的所有产品
答案:D 36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 )。 A、赔礼道歉
B、恢复名誉
C、折价赔偿
)。
C、有保修证明的产品
答案:C
365、《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一年 二年 C、三年 D、十年
答案:B 366、《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侵权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期间为( )。 A、十年 B、二年 C、二十年
D、三年
B、
答案:A 367、产品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 A、包装
B、使用
C、指示
)缺陷。
答案:C 368、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享有( A、监督 B、督促
C、建议
D、决定
)有关部门负责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的权利。
答案:C
369、《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明示担保条件是指生产者、销售者通过明示采用的标准、产品标识、使用
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对( )作出的明示承诺和保证。
A、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产品质量
C、合同
答案:B 370、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 )。
A、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B、生产许可证制度 C、质量许可证制度 答案:A 371、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
),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A、地方标准 B、企业标准 C、技术要求 D、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 答案:C 372、产品质量认证分为( )认证和合格认证。 A、强制 B、自愿 C、安全
答案:C 373、实行( )认证的产品,必须符合《标准化法》中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A、合格 B、安全
C、协议
D、委托
答案:B 374、产品质量( )是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A、统一监督检查 B、定期监督检查 C、监督抽查
D、日常监督检查
答案:C
375、《产品质量法》中所称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设置和( )的,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A、依法委托 B、依法认可 C、依法授权
答案:C 376、产品标识可以标注在产品上,也可以标注在( )上。 A、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B、产品包装物 C、产品说明书
答案:B
377、产品质量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产品质量犯罪的刑事责任,这三个方面法律后果,形成了( )的整体。
A、合同责任 B、产品质量法
C、产品责任
D、产品质量责任
答案: D
378、凡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才具有生产该产品的( )。 A、资格 B、条件
C、能力
D、水平
答案:A 379、被撤销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 )后才能重新提出认证申请。 A、一年 B、半年
C、二年
D、三年
答案:A
380、《产品质量法》中所称的“折价赔偿”是指按照( )对遭受损害的财产折算成货币进行赔偿。 A、购买时的价格 B、现行价格 C、购买时的价格去掉折旧费
答案:B
381、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 )依法执行处罚。
A、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公安机关
C、检察机关
D、审判机关
答案:B 382、对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以( )作为被告。 A、委托的组织; B、委托的行政机关;C、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答案:B
383、行政复议机关对申请人提出审查的规范性文件无权处理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机关应当在60日内( )。
A、 立案受理; B、依法处理; C、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答案:B
384、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 )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A、行政复议机关; 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下一级行政
答案:A
385、申请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 )除外。 A、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B、国务院部门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 C、省级政府作出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
答案:A 386、行政复议机关负责( )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 A、负责机关内部管理工作; B、负责法制工作; C、负责监察工作
答案:B 387、对( )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该组织为被告。 A、法律; B、法规; C、法律、法规
答案:C 388、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 )内进行审查。 A、5日; B、10日; C、15日
答案A 389、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 )。 A、中止; B、终止; C、停止
答案:B 390、对个体工商业户处罚( )以上罚款,相对人有权要求听证。 A、1000元 B、2000元 C、5000 D、10000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