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教育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卧龙寺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数学课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下册 课题
中位数和众数 备 教师 张国锋 执教备 日期学习目标
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理解并体会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能够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2.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描述数据的特征。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难点:根据需要找出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 主要导学过程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教学 环节 时间分配 活动内容 导学策略与方法 备注 一、 导入新
分1、教师讲述一个应聘的故事:大学毕业生想到北京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他到处找寻信息,终于发现两则极富吸引力的招聘广告:电脑公司现有员工9名人均月收入2500元,欲招一名会制作电脑动画的大学生,有意者请光临加盟。 软件公司:现有员工10名,人均月收入XX元,欲招一名能力强,绘画水平高的大学毕业生,有意者欢迎前来洽谈。 .师提问:你同意他去哪家公司,为什么? .讨论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意见。
虚拟的招聘信息中融入了学生的真实信息,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到问题中能全身心投入思考,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任务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愿望。二、 探究新知: 0分
一、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教师出示两家公司的具体工资资料: 教师提问,请学生讨论分析。
对比、分析上面两个公司的工资情况,你认为应该去哪个公司?
电脑公司的月平均工资怎么会比软件公司的月平均工资高呢?
教师小结:中位数就是一条分界线,把这些数分成数量相等的两个部分,而且数要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师:在这些人的工资中,挣1900元的人数最多。我们给这个工资数起个名字,叫做众数。
二、深入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不同作用
师: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哪个更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出员工的工资情况呢?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师出示资料:XX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气步枪冠军杜丽在射击比赛决赛时每枪成绩如下:
410.610.710.410.410.110.210.810.810.6
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多少?这个众数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此环节意在激起学生认知欲望。学生在分析招聘信息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由于平均数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影响,容易产生偏差,在这种情况下,说明平均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需要发明一个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或众数。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中位数和众数产生的必要性。同时,在比较中理解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这些都是学生自主生发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 0分
学生自己分析数据。 小组交流你获得那些信息?
学生汇报并说说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适当提供一些日常能见到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四.小结与评价 分
在所有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众数。把数据从大到小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学习效果很佳 五.布置作业 课堂堂练习册 板书设计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提供表格———分析数据----从数据中探求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 教学反思
K12学习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