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一中、杭州高级中学、宁波效实中学等2016届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试题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23:10: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21分,第28题13分,共50分。 26.(16分)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变革中不断被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如何打破了“部落政治”?汉朝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打破贵族政治的局面?试列举古代雅典和罗马打破贵族专权的事例各一项。(5分)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2)材料中这两项规定的核心是什么?试简要评述之。(6分)

材料三 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3)材料三中能救世界之危机的“第三新文明”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第三新文明”的。(5分)

27.(21分)近代以来,生产力进步,东西经贸交流频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敞,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不同时期欧洲在东西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方面的原因。(12分)

材料二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历史试题卷·第5页(共6页)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4分)

材料三 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3)根据材料概括此家丝厂初期经营困难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分析后期经营改善的原因。(3分)

28.(13分)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随后14——17世纪欧洲也出现了文艺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结合史实指出材料一中“高雅文化市民化”在宋元时期的主要表现。(6分)再举一例文艺复兴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世俗化文学作品。(1分)

材料二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汴京的城市经济

(2)据材料二分析宋元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4分)与之相较,促成文艺复兴兴起的文化因素有哪些 (2分)

历史试题卷·第6页(共6页)

2015学年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答案 1 B 2 C 17 A 3 C 18 C 4 B 19 D 5 C 20 B 6 D 21 C 7 C 22 B 8 D 23 D 9 A 24 B 10 C 25 A 11 A 12 B 13 D 14 B 15 D 题号 16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21分,第28题13分,共50分。 26. (16分)

(1)周朝:分封制。(1分) 汉朝:(逐步废除分封;)提拔身份低微士人参与中枢决策;设太学;实行察举制。(2分) 雅典:梭伦——按财产划分四个等级;(克里斯提尼——五百人会议,全开放;)伯里克利——各级官职抽签产生,公民大会经常化,陪审法庭人数众多。(1分) 罗马:习惯法到成文法,前449年《十二铜表法》。(1分) (2)中央与地方(联邦政府和各州)间(1分)分权制衡 。(1分)在加强联邦中央权力的同时,使各州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拥有一些州权;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4分) (3)社会主义文明(或马克思主义)。(1分) 宣传:著书立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2分)开设课程,开坛讲学;组织团体——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2分) 27.(21分)

(1)地位:16——18世纪:欧洲在东西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2分) 原因:经济水平低于亚洲;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对现世生活的追求。(4分) 地位: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控制中国的原料出口,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进行商品输出;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4分) (2)增长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1分)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1分)轮船、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2分) (3)初期困难原因:(规模较小;)劳动力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外销市场受限,运输周转不灵。(2分) 后期改善原因:(资金规模扩大;)市场扩大;政府允许鼓励;实业救国思潮。(3分) 28.(13分)

(1)宋词,柳永的词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适应娱乐场所需要; 元曲,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为代表,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

风俗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6分) 薄加丘《十日谈》。(1分)

(2)政治稳定;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文化素质提高。(4分)反抗基督教文化的束缚;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2分)

历史试题卷·第7页(共6页)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一中、杭州高级中学、宁波效实中学等2016届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试题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59u7lf430h1lk029x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