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2 人教版 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19:33: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植物的激素调节

【自学导引】

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原因:植物体表现出向性运动与植物体内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3.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过程中发现的。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达尔文实验 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 推论或结论 植物的生长具有②向光性 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 可能与⑤尖端有关 (1)胚芽鞘的感光部位⑧弯向光源。(2)胚芽鞘的⑨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促使胚芽鞘生长 有尖端,单侧光照射 ①弯向光源生长 切去尖端,单侧光照 ③不生长,④不弯曲 射 胚芽鞘尖端罩锡箔小帽,单侧光照射 ⑥直立生长 实验四 胚芽鞘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并用单侧光 ⑦尖端生长 照射 实验条件 切去尖端,一侧放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 切去尖端,一侧放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 实验现象 ①弯向相对的一侧生长 ②不生长, ③不弯曲 (2)温特实验 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结论 胚芽鞘的④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⑤尖端运输到⑥下部,促使⑦下部某些部位生长 (3)分离命名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并取名为生长素。

2.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调节生长 1.作用特点:两重性

2.两重性的原因: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等有关。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 3.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典型例证:

(1)向光性:引起植物向光性的外界刺激是单侧光。调节过程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在向光一侧分布多,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快。

(2)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

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四、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修剪整枝,提高作物产量: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采取一定的生产技术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插枝就容易成活。 (2)促进果实发育:根据这个原理,在没有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以获得无籽果实。 (3)防止落花落果。 五、其他植物激素 1.种类: (1)赤霉素 (2)细胞分裂素

2.调节关系: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思考导学】

1.夏天、向日葵幼嫩的圆形花盘总是随着太阳的转动而转动,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向日葵幼嫩的圆形花盘总是随着太阳的转动而转动,这是对单侧光刺激而引起的反应,单侧光引起圆形花盘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因此花盘总是向着光源方向生长,表现为随太阳的转动而转动。

2.胚芽鞘的感光部位、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向光弯曲部位和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各是什么? 答案: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段;生长素的运输是由尖端向尖端下段运输,促进尖端下段的生长。

3.胚芽鞘具有向光性,原因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在哪里?

答案:胚芽鞘既是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又是感光部位,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是尖端。

【思考导学】

1.胚芽鞘尖端的作用

(1)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不管有光还是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光不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的条件,但是单侧光可以改变尖端产生生长素后的分布,单侧光导致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分布少。 (2)“感尖,弯尖下”。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而不是弯曲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段。由于单侧光改变了尖端生长素的分布,通过极性运输,运输到尖端下段,

导致尖端下段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侧少,所以尖端下段向光弯曲生长。 2.植物茎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如下图)

(1)四周均匀光照或无光:尖端产生生长素→均匀极性运输→尖端以下各部位生长素浓度分布均匀→各部分生长均匀→直立生长。 (2)单侧光→尖端→影响生长素运输

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向单侧光的照射。 3.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来讲既能促进,又能抑制。这种特性与生长素的浓度及植物器官的种类有关。

①一般地说,生长素只有在低浓度时才会促进生长,高浓度则会抑制生长。

②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一般地说,从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每一种器官都有一个促进生长的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在适宜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超过最适浓度后,再加大生长素的浓度,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当浓度增大到一定的临界线后,再继续增大则会对生长起抑制作用。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对芽和根具有抑制作用;同样,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也对根具有抑制作用。

-8

③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一样,因此浓度的高低也具有相对性。10mol/L是芽生长的最

-8

适浓度,在此浓度时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也能促进茎的生长,因此10 mol/L对芽和茎来讲属低浓度范围,而对根来讲则属高浓度,不仅不促进根的生长,反而会抑制根的生长。 4.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和方向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而生长受到抑制,顶芽因生长素浓度适宜而优先生长,同一种生物芽的敏感度是相同的。很显然,这种由顶芽向侧芽的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应属主动运输。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茎内的运输方向是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逆向,即极性运输。 5.茎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 (1)起因: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生长不均匀

(4)从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可知根的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较茎的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低,即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强,其次是芽,再次是茎。 (5)结合向光性产生可总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因素:

具体情况如下图:

6.正确理解植物激素的定义

对于植物激素,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①植物激素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没有专门的分泌器官。

②植物激素也具有高效性,在植物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而生理作用显著。

③植物激素主要有五大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这些激素的生理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④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受多种激素协调作用所控制的。 7.注意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现象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培养实验分析能力

生长素的发现涵盖了生物学中许多实验的设计过程,如设计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现象的观察,结果的记录,结果的分析及结论的确定等方面。学好该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能力。生长素发现的早期研究可列表如下: 发现者 实验方法 单侧光照射草胚 实验现象 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结论 具有向光性 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1880年芽鞘 达尔文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不生长,也单侧光照射 不弯曲 向光性可能与尖端有关

最新-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2 人教版 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5vj3y5gr1xep036fj71ujtp7zqyg019f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