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0 10:57: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故答案为:;

(2)因Cl2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发生:Cl2+2I﹣=I2+2Cl﹣,I2能使淀粉变蓝; 故答案为:淀粉KI试纸变蓝;Cl2+2I﹣=I2+2Cl﹣;

(3)因Cl2的氧化性大于Br2的氧化性,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发生:Cl2+2Br﹣=Br2+2Cl﹣, 故答案为:Cl2+2Br﹣=Br2+2Cl﹣,

(4)因Cl2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要发生:Cl2+2I﹣=I2+2Cl﹣,同时检验产物碘的存在;

故答案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震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或紫红)色;

(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氯气过量,影响实验结论,

故答案为: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因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故答案为: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11.(17分)(2010?北京)镇静药物C、化合物N以及高分子树脂(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①②

已知:RCHO

RCH(OH)COOH;RCOOH

第17页(共21页)

RCClORCOOR′(R、

R′代表烃基)

(1)A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醛基 .

(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反应生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

(3)酯类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5H14O3,其结构简式是 (

4

A

化.

(5)扁桃酸(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

式 . 是

同分异构体共有 13 种,写出其中一种含亚甲基(﹣CH2﹣)的同分异构体的

结构简式 (6)F

M

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7)N

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由高分子树脂()的合成路线可知,由逆推法可知,

M为HCHO,F为,结合信息,RCHO在碱性条件下反应,A为,

化合物B为苯甲醇,则C为为为

,再由信息可知,E为

,A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D,则D,E、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则N

,然后结合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来解答.

第18页(共21页)

【解答】解:由高分子树脂()的合成路线可知,由逆推法可

知,M为HCHO,F为,结合信息,RCHO在碱性条件下反应,A为,

化合物B为苯甲醇,则C为为为

,再由信息可知,E为

,A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D,则D,E、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则N

(1)A为苯甲醛,官能团为醛基,故答案为:醛基;

(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反应生成B,B为苯甲醇,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苯甲醇的分子式为C7H8O,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3)酯类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5H14O3,其结构简式是答案为:

,故

(4)苯甲醛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5)扁桃酸(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同分

异构体,符合①为甲酸酯 ②含有酚羟基,故取代基为﹣OH、﹣CH2OOCH,有邻、间、对三种,取代基为﹣OH、﹣CH3、﹣OOCH,当﹣CH3、﹣OOCH处于邻位,﹣OH有4种位置,当﹣CH3、﹣OOCH处于间位,﹣OH有4种位置,当﹣CH3、﹣OOCH处于对位,﹣OH有2种位置,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4+4+2=13种,含亚甲基(﹣CH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任意一种),

第19页(共21页)

故答案为:13;(6)F

M

(任意一种);

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故答案为:(7)N

;缩聚反应;

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第20页(共21页)

搜索更多关于: 201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的文档
201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bae6hmaq6o2vt5lzj67d82u9zjet00ife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