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21:48: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篇一: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小柴胡功效与作用

小柴胡的功效: 中药小柴胡又叫一枝黄花,小柴胡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或根,小柴胡别名野黄菊、山边半枝香、洒金花、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等,小柴胡有疏风泄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小柴胡有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毒蛇咬伤的作用,小柴胡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小柴胡。

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药名:小柴胡 别名:野黄菊、黄花一枝香、千根癀、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签子草、山边半枝香、洒金花、黄花细辛、小白龙须、黄花马兰、大败毒、红柴胡、黄花仔、红胶苦菜、一枝香、大叶七星剑、蛇头王、金锁匙、满山黄、黄花儿、黄柴胡。

性味:味辛;苦;性凉。

归经:入肝经、胆经。

功效:疏风泄热;解毒消肿。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热淋;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2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汁搽。

药材基源:小柴胡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或根。

炮制方法:取全草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切断、备用。亦可

鲜用。

小柴胡的作用: 小柴胡能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表里。小柴胡用于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胀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或腹中痛,或胁下痛,或渴,或咳,或利,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汗后余热不解,及症发寒热,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1、小柴胡治发背、乳痈、腹股沟淋巴腺肿:一枝黄花七钱至一两。捣烂,酒煎服,渣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4、小柴胡治头风;一枝黄花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小柴胡治毒蛇咬伤:一枝黄花一两。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服。外用全草同酒糟杵烂敷。(《江西民间草药》)

6、小柴胡治黄疸:一枝黄花一两五钱,水丁香五钱)水煎,一次服。(《闽东本草》)

7、小柴胡治咽喉肿毒:一枝黄花七钱。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敷。(《江西民间草药》)

8、小柴胡治小儿急惊风:鲜一枝黄花一两,生姜一片。同捣烂取汁,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9、小柴胡治一切肿毒初起:一枝黄花二两。煎水淋洗,或用毛巾浸药汁温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10、小柴胡治跌打损伤:一枝黄花根三至五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11、小柴胡治痈肿溃后腐肉不脱:一枝黄花二两,野菊根一两。醋煎熏疮口。(《江西民间草药》)

12、小柴胡清热解毒。《南宁市药物志》

13、小柴胡治破血,通关窍。《广东中药》

14、小柴胡洗肿毒。《植物名实图考》

15、小柴胡能发汗解表。《闽东本草》

16、小柴胡能疏风解毒,退热行血,消肿止痛。《湖南药物志》 小柴胡的食用方法:

小柴胡茶

材料:柴胡5g、黄芩3g、半夏3g、党参2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柴胡、黄芩、半夏、党参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和解少阳。 用途: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冷热交替、胸胁胀痛、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眼花。 来源:传统药茶方。 小柴胡加大黄汤 组成:人参7分,北柴胡1钱5分,片黄芩1钱,法半夏1钱,

炙甘草5分,锦庄黄1钱。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3个为引,水煎,热服。

主治:小儿伤寒里热,恶热,出头露面,扬手掷足,烦躁燥粪,掀衣气粗。

出处:《幼幼集成》卷二。

小柴胡加桂汤

组成:桂枝1两半(去皮),黄芩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1两(炙),半夏2合半,芍药1两半,大枣6枚,生姜1两半(切),柴胡4两。

主治:疟。 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

出处:《医碥》卷六。 小柴胡加常山汤 组成:小柴胡汤加常山3钱(生用不炒)。

主治:疟疾。注:如服后欲吐者,即以手探吐,痰吐尽则愈。 出处《时方歌括》卷上。

小柴胡加防风汤 组成:柴胡2两,人参5分,半夏(制)6分,黄芩3分,生姜7两半,甘草7两半,防风1两,大枣3个。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3盏,煮至1盏半,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上锉。

主治:少阳风痉,汗下后不解,乍静乍躁,目直视,口噤,往来

寒热,脉弦者。

出处:《此事难知》。 小柴胡加葛根汤 组成:柴胡1两,甘草6钱,大枣3个,人参2钱,黄芩3钱,生姜3分,葛根3分。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3盏,煎服。

制备方法:上锉细。 主治:妇人伤寒,太阳经传阳明,表证仍在而自利。

出处:《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小柴胡加枳桔汤 组成:柴胡1钱,半夏半钱,甘草半钱,人参3钱,黄芩3钱,枳壳1钱,桔梗1钱。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1片,煎6分服。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主治:疮疹后咳嗽胁疼。

出处:《痘疹心法》卷十九。

加减小柴胡合龙胆泻肝汤

组成:柴胡1钱,

人参5分,青皮5分,车前5分,龙胆草4分,栀子4分,半夏7分,黄芩7分,甘草3分,白芍1钱,归梢6分。 用法:加生姜1片,水煎服。仍服芦荟丸3次。

主治:肝火盛,胁痛。

来源:《方症会要》卷三。

篇二:小柴胡汤的功效

小柴胡汤的功效

善治感冒,适应广泛

柯韵伯曰:小柴胡汤“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不仅善治少阳经证,以解半表半里之邪,且善治太阳表证,以祛在表之邪。)本方既为少阳病之主方,理当出于少阳病篇,而《伤寒论》中却出在太阳中篇,可见本方原可治太阳病,为太阳与少阳统治之方。 古人云:若无虚,风寒小能独伤人。外邪之人,必因卫气不足,肌表失于固密,所以体虚之人(包括老年人在内),更易感冒,而小柴胡汤却为虚人及老人感受风寒最为的对之方。或曰:人体之虚有阴、阳、气、血之别,当于解表药中,或辅益气,或辅养血,或助阳,或滋阴,分别施治,何以竟用小柴胡汤一方统治?对此刘渡舟教授曾经解释曰:“因虚人感冒之病因病机,与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机理无二致,此皆不任发汗,故可用小柴胡汤统治之。方中参草枣补益中焦脾土,令谷气充沛,以为胜邪之本,合柴芩夏姜,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逐在外之邪,此为扶正祛邪之妙用也..”

关于虚人感冒多属太阳,而竟用少阳之方,刘教授复解释曰:“体虚之人,卫外不同,外邪侵袭,可直达腠理。腠理者,少阳之分也。故虚人感冒纵有太阳表症,亦为病之标也;纵无少阳正证或变证,却总是腠理空疏,邪与正搏,故可借用小柴胡汤,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则太阳表症亦可除矣。”刘渡舟教授之论述,言简意赅,深切临床实际,亦可谓先得我心者也,故详加引述,以饷读者。由此可知无论经方抑或时方,治疗外感疾病诸方中,能广泛适应,普遍使用者,唯有小柴胡汤而已。

此外,小柴胡汤亦可治疗风温、瘟疫、湿温等初起证候。如《济阴纲目》曰:“小柴胡汤治瘟疫、内虚发热,胸胁痞闷,及在半表半里,非汗非下之证。”《得效方》谓:“小柴胡汤治挟岚嶂溪源蒸毒之气。”《苏沈良方》则曰:“此药极解暑毒。”类此之论述,诸书散见极多。是以知小柴胡汤不仅为治疗感冒风寒之圣剂,亦是其他外感热病之良方。 “但见一证”,辨治独特

小柴胡汤之主证,医书每将《伤寒论》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称为小柴胡汤之“四大主证”。将“口苦、咽干、目眩”二三症称为“提纲证”。然《伤寒论》原文又有“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文,对于“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历代名家所注不一,见仁见智各具心得。余临证间,以小柴胡汤治愈感冒发热者不知凡几,其中不乏小柴胡汤正证。然四大证中,仅“发热”起伏有时一证为人人所必具,其余三证及四证悉具者殊不经见,但口苦咽干证则为绝大多数患者所具有。不过,在以小柴胡汤治愈之病例中,其热型有典型之“寒热往来如疟状者”亦不多见,多数病例每每出现“热势按时起伏”,成一定时间之周期变化。寒热有规律之周期起伏,似可认为即是“寒热往来”之一种形式。 不仅外感,内症多倚

搜索更多关于: 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档
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icfd91gyy83uyw977b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