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3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语意相近即
2010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4.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
5.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3分)
答:
4.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勃勃生机”必答,1分,其他任意答出1点得1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1分)(共3分)
5.“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2分)和强劲的生命力。(1分)。“偎”字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花的娇美。(2分)(共3分)
2010年四川乐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分)
答: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
①(2分)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分)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上述3点,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及3点都给3分。)
2010年四川南充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深秋晚景图(1分)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意近 即可)
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1.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11.(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2)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2010年四川自贡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 B.野渡:野外的渡口。 C.沙场:平旷的沙丘。
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
②《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滁州西涧》是一首一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
C.《破阵子》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作者杀敌的壮志。( ) D.《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爱恋,也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沉痛。( )
⒚①C 3分
②琴瑟中弹奏着塞外的曲调。2分 ③A.√B. √C. √D×。4分一项1分.
2010年广东广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4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2010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辑古诗】
6.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2分)
《次北固山下》……………………………………王 湾 《春望》……………………………………………杜 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集名称:《 》【品诗句】
[来源学科网]
7.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6.(2分)示例:《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7.(3分)C
2010年江苏连云港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7—8题。(5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7.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8.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2分)
7.李白诗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1分) 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1分)
王建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
8.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 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 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任选一句作答,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9两题。(6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