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2《匆匆》导学案
年 级:六年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2、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学习难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创作背景:
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1923年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ēng róng níng rán chì luǒ luǒ
( ) ( ) ( ) máng rán zhē wǎn tóu cén cén
( ) ( ) ( )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 三、改写句子:(不改变句意)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2、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四、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合作探究】
阅读提示:a、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认真体会一下,把你的感
乐学实践 快乐无限
1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受批注在书上。b、用心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c、把你的所得所获与小组同学交流。 问题一、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边读边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问题二、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都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组长评价:
【当堂检测】
一、填上适当的词语。
1、《匆匆》是一篇( )(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 ) 。文章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 。表达了作者对( ) 感到( )和( )。 2、文章第一段用( )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一复返的特点。文中运用了( ) 、( )、( )等修辞手法。 3、《匆匆》一文主要围绕( ) 这句话来写时间匆匆,告诉同学们( )。 二、选择最正确的一项。
1、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 )
A、这两句中的“赤裸裸”含义相同,都表示婴儿从母体中出生,赤身裸体,无衣无遮的来到这个世界上。
B、这段话运用了设问句形式,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
C、作者用两个问句,有力地说明了人不能如同一个空壳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如同一个空壳一样逝去,而应该珍惜这匆匆流去的岁月,有所作为。
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拓展延伸】学习了文章,你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与同学共享。
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乐学实践 快乐无限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