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
沈小华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工作: 开展教学活动。
灿烂的吴文化和浓郁的现代文明,给人以一种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交融的跨越时空的独特感受。我们对峙将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英华有机整合,构建古典与现代兼容、本土与世界兼容的西域文化特色校园文化。让“西域
文化”根植于师生心灵深处,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养份”,在“西域文化”的陶冶与研究中提高道德素养。
为了担当、宏扬和创新以吴文化为代表的具有本土地区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按照“有重点、入主流、上水平、出特色”的建设方针,科学规划和设计吴文化教学活动,以利有序推进学校文化,使我们能少走弯路,有更高品味,出更多结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6.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五、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六、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周 次 日期 9.1— 9.2 课 题 准备周 课时 2 2 备注 一 9.5—9.9 1.科学在我们身边 二 三 9.12-9.16 9.19-9.23 9.26-9.30 1.科学在我们身边 2 四 2.中秋月儿圆 2.中秋月儿圆 2 2 2 2 2 五 六 七 10.3-10.7 国 庆 10.10-10.14 2.中秋月儿圆 10.17-10.21 2.中秋月儿圆 10.24-10.28 八 3. 在自行车的世界里 做一做 评一评 九 10.31-11.4 十 3. 在自行车的世界里 2 画一画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周 次 日期 11.7-11.11 十一 课 题 3. 在自行车的世界里 做一做 课时 2 备注 十二 十三 11.14-11.18 4. 防灾减灾大行动 11.21-11.25 4. 防灾减灾大行动 11.28-12.2 5. 星空探秘 12.5-12.9 6. 快乐休闲生活 12.12-12.16 6. 快乐休闲生活 12.19-12.23 7. 我的爸爸妈妈 说一说 画一画 12.26-13.30 8. 走进三百六十行 说一说 画一画 1.1-1.6 期末考试 2 2 2 2 2 2 2 2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