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教师用话语引导学想象蜻蜓自由飞舞的情景,运用手臂模仿蜻蜓上下飞舞的动作,表现蜻蜓在田间忙碌捉虫的样子。注意动作应柔和,与歌曲的韵律一致。
③根据课前的分组,教师下发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引导学生自由练习演唱歌曲,同时用动作、打击乐器等(一小节敲击一下)参与歌曲表现。教师规定练习时间,并对小组进行指导。
④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台下观看的学生轻哼乐曲伴奏。
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其他小组进行鼓励。 设计理由:这是一首唱歌课,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应当突出“唱”的部分,且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应采取引发其兴趣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学生基本掌握歌曲的演唱后,我引导学生尝试用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为了不让连续的歌唱变的乏味,我引导学生律动唱,并创设情境,学生仿佛置身于田野和蜻蜓共舞,边唱边模仿蜻蜓飞翔的动作。这 样整个课堂不仅音符流动起来,学生也随着这样的情绪欢快起来,整个课堂是鲜活的“动” 起来的课堂。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旋律之美,锻炼他们的想象力与小组合作能力。 我引导学生们分组创编属于自己的音乐节奏。在这个过程里,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是不 一样的,但没有对错之分,我会适时进行引导。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表演的过程中,旋 律在他们的脑海里不断流动,他们赋予音乐不一样的表现力。同时,我在过程中引导他们 说出自己对他人音乐的看法,也锻炼了他们对音通过以上步骤,在歌唱中,真正提高学生 对歌曲的表现力,丰富学生音乐创造能力。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上体稍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两臂自然向后预摆,同时两腿随着协调弹性屈伸;起跳时两臂由后向前上方有力摆动,两脚迅速蹬地,充分蹬身髋、踝关节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后挺胸、展体、延伸使身体尽量伸展;落地前收腹、屈膝、小腿尽量前伸;落地时脚跟先着地,并立刻屈缓中,保持身体平衡。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立定跳远”的教学重点、难点。(10 分)
(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方法并说明理由。(20 分) 答案:
【解析】(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双脚同时落地。教学难点:蹬摆有力、上下肢协配合。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基本说出立定跳远技术的动作要领,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85%以上的学生可以协调的做出双脚起跳,双脚轻巧落地的立定跳远动作。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与游戏练习各种跳跃,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灵教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发展跳跃能力。发展身体素质,培养果敢、顽强、自信等意志品质。
13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跳跃的学习和游戏活动,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道守活动的规则,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表现出勇敢、顽强、自信等意志品质。
(3)新授环节教学步骤:
①自主进行“跳格子”游戏练习。
②教师完整示范立定跳远动作并分解讲解动作要点:两脚左右开立,弹性屈伸摆动,同时脚用力地向前上方跳起,使身体充分伸展,落地屈膝缓冲。
③学生练习。
a.原地摆臂做弹性屈伸练习组织: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 3 组×5 次练习,让学生感受弹性屈伸和手脚瞪摆配合的动作。
b.弹性伸连续起跳练习组织:分成 4 组,听口令依次做 3 组×5 次练习;教师集中讲解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强调发力部位和感觉。
c.完整立定跳远练习组织:将学生分成四组,听口令依次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④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⑤学生通过游戏再次巩固练习。游戏:“运送太空物资”
方法:全班分成人数相等和实力相近的四组,并排站在起跑线后,教师口令开始,第一个人双脚夹球跳到前方标志线,统过标志线,夹球跳回,把球交给下一个人,同样的方法依次进行。
选择上述教学步骤及方法的理由:通过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学生能够建立的动作表象;分解讲解能够把握动作的要点;原地的弹性屈伸练习强调摆臂和蹬地以及上下肢协调配合的重要性;教师的巡视指导能够看淸毎个学生的动作,并进行针对性指导,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游戏的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并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4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剪纸的装饰纹样?请列出 6 种剪纸的装饰纹样。(10 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作业评价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答案:
【解析】(1)剪纸的装饰纹样是剪纸艺人在长期的剪纸时间中总结出来的对特定事物、美化事物块面的装饰纹样,表达积极乐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理想。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端纹、流涡纹、云纹、太阳纹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鱼的基本形状与特征,能够了解对称形的特点,用对称的方法剪出鱼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讲授、启发引得导,学生通过观家与思考讨论,能够拿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出有特点的剪纸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类型鱼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通过剪纸实践,学生能够加强动手能力,体验创作的快乐。
(3)①导入环节:教师带领同学们欣赏《海底总动员》,在学生欣赏影片之前教师提出问题:这段影片中一共有多少种鱼类?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子?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完影片,观看完半后回答。
理由:情境导入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中来,集中注意力。《海底总动员》影片中有各种不同的鱼类,开阔同学的视野,教师总结完毕后能够顺利进入课堂新授环节。
②作业评价环节:教师请同学们将课堂作业全部贴到黑板上来变成一张“海底世界”。请同学自告奋勇的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从外形和花纹方面来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在全班投票中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与鼓励,对全班同学的作品进行表扬。
理由:《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学生在多种评价方式中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能够有效吸取其他同学的优点。
15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