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下地理导学案第二次修改稿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47: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粤教版初中地理简图教学设计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学习目标】

1.知道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2.了解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学会分析长江流域上下游地区在城市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掌握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4.掌握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条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5.理解长江流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能提出主要的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

1.长江流域丰富的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 、 、有色金属等;水能资源:长江流经我国地势 级阶梯,是我国 最大、 最大的河流,所以 资源最丰富;著名水电站: ,位于 省宜昌附近,属于长江 ,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2.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为“ ”,长江流域经济较发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 ”。 3.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分布着我国六个商品粮基地,主要农产品有油菜、柑橘、蚕茧、淡水鱼等, 是长江流域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水果。

4.长江流域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发达,主要工业产品占全国比重大,且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5.三江源是指 、 、 的源头地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6.长江各河段主要的环境问题、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全流域 环境问题 湖泊面积缩小 河道泥沙淤积 形成原因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

【合作探究】

1.从右图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 分析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探究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与综合治理措施,

完成下表。

解决措施 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修建水利工程 清新区八年级地理课改小组编写 第17页 共35页

粤教版初中地理简图教学设计

上游 中游 下游 优势 自然条件 不足 优势 社会经济条件 不足 开发方向 【课堂检测】

1.右图中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称 B.城市、工业沿江分布,①是武汉,地处长江、赣江、京广铁路交汇处

C.图中阴影区域是沪宁杭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②是湖口,它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有关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大量的科技人才 3.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与此问题成因无关的是( )

A.上游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中下游酸雨污染 D.夏季降水集中 4.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可借助长江干支流与陆上交通干线进行 B.长江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的能源资源向中西部输送的通道 C.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是产业密集、技术先进

D.长江沿江地带从东向西将上海、南京、广州、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 5.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毗邻港澳 B.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 C.矿产资源丰富 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

6.下列地形区中,农作物一年两熟,又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 A.宁夏平原 B.三江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汉平原

清新区八年级地理课改小组编写 第18页 共35页

粤教版初中地理简图教学设计

读右图,完成7—14题:

7.图中以A、B、C三个工业城市为中心组成的工业基地名称为 工业基地,因为南水北调工程的 线(东、中、西)起点在此,因此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解决好 问题。 8.G是重要的钢铁中心,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为 ( )

A.可就近获得马鞍山铁矿的铁 B.岷江可以就近提供清洁的水源 C.地处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D.可就近获得攀枝花地区的铁矿和煤矿

9.我国在E处修建的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

10.图中F为我国的直辖市 。该市的别称有“火炉”、“雾都”,其地方名吃为“ ”。

11.本图所示区域内有我国正在运营的大规模的林业生态工程为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12.1998年该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其突出的自然原因为 ,此外还与 等人为原因密切相关。

13.D市为 铁路与该河的交汇处,附近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 14.C处有我国著名的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的 。 15. 请将下列地理区域与特征连线:

“H”型的格局 黄土高原 对外开放的前沿 长江沿江地带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珠江三角洲

16.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整个项目年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相当于 1/6 条黄河.有人说,“南水”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北渴”。你认为支持该观点的理由主要是( ) A.北京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 B.南方水资源数量小有限 C.北京人均水资源很少,矛盾突出 D.“南水”的水质污染严重 17.下面各地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8.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 )

A.暖温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 19.下列造成长江流域洪灾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区,降水丰沛 B.中下游湖泊面积缩小

C.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D.上游地区草原退化、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清新区八年级地理课改小组编写 第19页 共35页

G

粤教版初中地理简图教学设计

第三节 四川盆地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学习目标】

1.通过图表材料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说明盆地富庶的表现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2.通过观看视频、个体对图文资料的阅读、表格的填写等,走近“天府之国”,领略她的富足,感受她的魅力。

3.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体会我国不同区域生活内容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艺术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 【自主学习】

1.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中 和 都是最低的盆地,其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气候类型为 ,特征是全年多 ,少 ,多 。农作物熟制为 ,其特色土壤为 。

2.四川盆地位于 省和 市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 、 、 、 等,河流流向特征为 。

3. 有“天府之国”之称,主要得益于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

4.四川盆地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 、 、 、 、 、 。

5.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是 ,包括两大城市 和 。 【合作探究】

1.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2.通过了解成渝经济区的基本情况,思考: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有什么有利条件?

清新区八年级地理课改小组编写 第20页 共35页

搜索更多关于: 八下地理导学案第二次修改稿 - 图文 的文档
八下地理导学案第二次修改稿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k0624vq5z9emep57bor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