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同煤矿集团同地临汾宏大隆博煤业矿井地质报告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4:16: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煤 层 特 征 表

表2-1-2 含煤 地层 煤层编号 1 山 西 组 2 3 太 原 组 本溪组 7 10 12 煤层厚度(m) 最小—最大 平均 0-2.52 0.78 0.91-8.18 5.34 0-1.46 0.81 0-1.60 0.65 0.54-6.67 2.67 0-3.41 1.39 不稳定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JM SM PM JM SM JM SM JM SM 低、中灰、特低硫、特高热值 低、中灰、低硫、特高热值 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 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 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 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 稳定程度 煤类 备 注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岩性为深灰色厚层状海相石灰岩、角砾状灰岩,夹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坚硬性脆,顶部常因铁质浸染而呈淡红色,厚约130m。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灰岩侵蚀面之上。厚度14.50-20.70m,平均18.20m。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底部为褐红色“山西式铁矿”,多呈鸡窝状分布,铁矿层之上为浅灰色铝质泥岩、粘土质泥岩、石英砂岩和1-2层较稳定的石灰岩。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厚度一般为65m左右。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粒砂岩和3~4层石灰岩及4-6层煤组成,底部以一层灰白色薄层中—细粒石英砂岩(K1)与本溪组分界。

11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厚度30.82-41.73m,平均35.64m。连续沉积于太原组之上,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含煤建造,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和灰白色砂岩及1-3层煤组成,底部以一层灰白色细粒砂岩(K7)与太原组分界。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K8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度一般为90.00m左右。连续沉积于山西组之上,由灰绿、黄绿色砂岩,间夹灰、黄绿、局部为紫红色泥岩及铝质泥岩组成。本组以K9中细粒砂岩为界可分为上下两段,分述如下:

下段(P1x1):K8砂岩底至K9砂岩底,厚度30.96-69.20m,平均52.35m。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灰白、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和1-2层煤线。

上段(P1x2):K9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度31.26-45.79m,平均39.46m。由灰白色中粒砂岩、灰色粉砂岩及灰绿含紫色斑块的泥岩、铝质泥岩组成。

6、二叠系二统上石盒子组(P2s)

自K10砂岩底至K14砂岩,地层厚度平均500m左右。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 本组按岩性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分为三段: 下段(P2s1)

自K10砂岩底至K12砂岩底,厚189.35-250.76m,平均220.12m。底部K10砂岩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厚度8m。下部以黄绿色、紫色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灰紫色、 紫红色含铁质泥岩,局部发育一层菱铁矿薄层。中部由紫色、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及灰白、灰绿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含铝质及铁锰质结核。上部以黄绿色、灰绿色、紫灰色泥岩和粉砂岩为主,中夹灰白色细粒砂岩。

12

中段(P2s2)

自K12砂岩底至K13砂岩底,厚130.46-220.59m,平均180.69m。底部K12砂岩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小砾石,接触式泥质胶结,厚度10m左右。中、上部为灰绿色、紫红色、灰紫色泥岩、粉砂岩与中细粒砂岩互层。顶部含燧石条带,是上覆K13砂岩的辅助标志。

上段(P2s3)

自K13砂岩底至K14砂岩底,厚100.35-150.76m,平均120.31m。底部K13砂岩为灰绿色、黄绿色厚层状,成份以石英为主,孔隙式硅质胶结,厚度4m左右。其上部为灰色、灰白色、灰紫色中细粒砂岩夹暗紫色、紫红色泥岩或粉砂岩。顶部紫色泥岩中一般夹大型钙质结核。

7、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

区内出露不全,灰绿色及灰紫色中粗粒砂岩,上覆暗紫色、紫红色粉砂岩和泥岩,其裂隙中充填有次生石膏,并夹有小型钙质结核。区内出露厚度50m左右。

8、新第三系(N) 新第三系上新统(N2)

岩性为半胶结的砂砾岩和棕红色亚粘土。 9、第四系(Q)

区内大部分被黄土覆盖,以角度不整合与下伏基岩地层接触。地层厚度0-80m。 中更新统(Q2)

浅黄、浅灰黄色亚粘土,含砂土及零星钙质结核,中上部夹红棕色埋藏土2-3层。 上更新统(Q3)

13

浅灰、灰黄色亚粘土及亚砂土。其底部多由砂砾层夹粘土组成。一般零星分布于沟谷两侧的二级阶地上。

全新统(Q4)

由现代冲积、洪积之砂砾及砂质土组成,分布于区内各大沟谷中。 (二)含煤地层

本区含煤地层包括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及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其中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太原组含主要可采煤层10号和局部可采煤层7号,山西组含主要可采煤层2号和局部可采的1号、3号煤层,本溪组含局部可采煤层12号,下石盒子组含1-2层薄煤。 现就主要含煤地层分述如下:

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依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将太原组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上、中、下三段,现分述如下: (1)太原组下段(C3t)

自K1石英砂岩底至K2石灰岩底。地层厚度18.70-30.48m,平均22.35m。底部K1

石英砂岩呈灰及灰白色,石英质中-细粒结构,基底式钙硅质胶结,分选良好,常夹有薄层泥质条带,具波状层理。其上部由灰及深灰色细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稳定可采煤层10号组成。该段地层厚度平面变化较大,与K1石英砂岩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总的趋势为中部及东南部较厚,向北及西北部逐渐变薄。

(2)太原组中段(C3t2)

自K2石灰岩底至K4石灰岩顶。地层厚度12.00-26.35m,平均18.25m。由三层海相石灰岩及泥岩、粉砂岩和局部可采煤层组成。

底部K2石灰岩为10号煤层的顶板。岩性为深灰色、黑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石灰

1

14

大同煤矿集团同地临汾宏大隆博煤业矿井地质报告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keg22xlq73ef8l93ttm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