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所以白衣轻裘辛苦跋涉
一笔背影,装下的便是一生 启程
并不明媚的阳光里又最美丽的梦想
此生有缘,所以千里之外共乘此船 一叶扁舟,装下的便是未来 远航
并不平静的海面有最澎湃的激情
有人称我们为“追梦的少年” 大地江河,气吞万里
广阔的天空,我们用汗水和友情书写 青春的纪念册
作为06级的第一次班刊,由我班同学自发组织发起,迄今已完成三期。我们发起此刊物的目的就在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记录同学们生活中的点滴,共同书写一份名副其实的青春纪念册。四年之后甚至更久以后我们可以拿着她自豪的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青春是充实的,面对生活我们是无畏的,面对挑战我们是坚强的,我们是自豪的行管人!”
左图显示的是我们至今已正式刊出的三期《追梦》。从封面上也可以看出我们的进步,是的从第一期毫无经验到现在的基本成熟,我们一直在进步着,无路从封面设计,版式
设计,还是从内容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当第三正式刊出的时候,作为编辑的我们感到一份由衷的欣喜。
当我们刚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我们就立志要做一点什么, 正好几个脾气相投的同学聚在了一起,凭借着高中时的一点经验, 我们开始了“白手起家”,说白手起家是毫不过分的,没有人告诉我 们应该如何去做,同时对于新的环境,我们也还没有熟悉和适应,一 切都是新的。万事开头难,这话果然不错,第一期筹稿难,时间不足, 准备不够充分。一篇稿子我们甚至要催五遍六遍,同时还要冒着没人 看的危险。好在我们得到了辅导员老师、学长们的支持帮助,使我们 鼓起勇气克服了所有的困难。2006年10月17日,对于我们这是一 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的第一期班刊终于做出来了!虽然从各个方 面看,她都是简陋的,但这却是劳动后最美丽的回报。我们成功了, 它不仅仅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还在学院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毫无疑问,我们没有带着任何的功利目的去对待她,制作的过程
我们可以说是废寝忘食,“餐厅”也搬到了“制作车间”。这是我们的一项事业,是我们的劳动果实,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她,所以我们一直在为她默默服务着。当然我们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支持,很多同学自愿为我们排版打字,稿件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一期期提高。 鉴于同学们的关注,在第二期时我们大胆的决定由每个宿舍轮流承办,主要的事务由承办宿舍自己负责,编辑同学只给予指导而不加干涉。第二期第三期期班刊的刊出,证明了我们这一思路是完全正确的,这一举措不仅提高同学们的写作编辑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大大增进了班级凝聚力。
第三期明显的比前两期进步了,页数增加了近一半,稿件质量也大大提高了。在栏目设置
上我们增加了一个“热点透视,各抒己见“栏目,在这一栏目里同学们各抒己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和评论时政,大有指点江山的气概。鉴于于此我们做了一些规章制度,并自然的形成了“编辑班子”,谭炳琪同学任主编,华家丹和苏智勇同学任副主编,冯洋洋、洪颖和杨儒博同学任技术编辑。这也算是一种进步。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即我们是否倾向于学术性,在为同学们提供娱乐的同时又增加学术性知识,这一个问题同学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其实这也正是我们进步的轨迹。随着她的不断进步,我们坚信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因为我们是06级行政管理的“行管人”!
我们的队伍
顾问:牛志强老师
寄语:人们都说,一个优秀的集体
源于一个个优秀的个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优秀个体的集合就是一个优秀的集体,这取决于每一份子是否都拥有宽容的胸怀和互助的精神。我很羡慕你们能生活于如此出色的
集体中,更羡慕你们每个人拥有如此骄人的智慧与才能,因此我深信你们的未来会像所有人所期盼的一样精彩。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我期冀的,我想只有一点:无论何时,都请记得:你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主编:谭炳琪
寄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副主编:苏智勇 寄语:古今欲成大事者,
非必有经天纬地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副主编:华家丹 寄语: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