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乙中的连续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问题导析 (1)对菌液进行稀释时,菌液中菌体的浓度越高,则稀释的倍数也要越高,菌体的浓度低时,则稀释的倍数不必太高。
(2)高温会杀死菌体,所以一些经过高温或灼烧灭菌的器材需要冷却后才能接触菌种。 (3)平板划线法的多次划线中,菌体越来越少,即不同划线处的菌体数目不同,所以形成的菌落并非全部是由单个菌体繁殖而成的。 答案 C
解析 灼烧后的接种环如果没有冷却就接触菌种,会将菌体杀死,A正确;稀释倍数过低,会导致多个菌体聚集在一起繁殖成菌落,B正确;平板划线法中一般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形成的菌落才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这种菌落才符合要求,C错误;连续划线中,除了第一次划线外,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目的是使得菌体密度越来越小,保证最后划线末端处的菌落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 一题多变
稀释倍数和划线次数是两种接种方法的关键,决定稀释倍数和划线次数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 决定稀释倍数及划线次数的因素是菌液的浓度,如果菌液的浓度较高则需要高倍数的稀释,所划线次数也要较多,否则就可以低倍稀释或减少划线次数。
拓展提升 两种接种方法中,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才适合对细菌进行计数的原因
只要稀释倍数足够高,则稀释涂布平板法中形成的每个菌落都是由单一菌体繁殖而成的,即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对应着一个可以看见的菌落,可以通过统计菌落的数目推测出细菌的数目。而平板划线法中除了最后一次划线末端处的菌落是由单一的细菌繁殖而成的,其他每个菌落往往是由多个细菌一起繁殖而成,即一个菌落并非对应着一个细菌,所以不适合用于细菌的计数。
- 9 -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答案 C
解析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应先根据需要计算各成分用量,然后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 ) A.接种时再拿起来方便 B.在皿底上标记日期等方便 C.正着放置容易破碎
D.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答案 D
解析 平板倒置主要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不用进行任何处理 B.划线操作必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答案 D
解析 划线之前应对接种环灭菌;划线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从1区域至5区域菌落密度越来越小,可能会在3、4、5区域得到所需菌落。
4.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这两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B.获得的每个菌落均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
- 10 -
C.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
D.稀释分散菌种的原理不同,均能达到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 答案 B
解析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平板划线中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形成的菌落才是由单一的细胞或孢子繁殖而成,这种菌落才符合要求。 5.下表是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土壤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剂 牛肉膏/g 蛋白胨/g NaCl/g
(1)培养基的类型很多,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 和无机盐。上述培养基配方中能充当碳源的成分是 。培养基配制完成以后,一般还要调节pH并对培养基进行 处理。
(2)分离纯化微生物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 (3)假设培养结束后,发现培养基上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两项) 。 答案 (1)氮源 牛肉膏和蛋白胨 灭菌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稀释倍数不够,菌液的浓度太高;划线时,划完第一次没有灭菌又接着划第二次;培养过程灭菌不严格,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解析 (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牛肉膏、蛋白胨既是碳源又是氮源;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灭菌处理。 (2)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 (3)多种因素都会导致接种的菌种密度较大,没有形成单一的菌落。
用量 5 10 5 试剂 琼脂/g 水/mL — 用量 20 1 000 — 课时作业 [学考达标]
1.下列关于倒平板叙述,错误的是( )
A.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为避免污染需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 B.倒平板整个过程应在火焰旁进行
C.完全打开培养皿皿盖,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 11 -
D.为避免水滴滴入培养基,平板应倒过来放置 答案 C
解析 C项应是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是完全打开,以防杂菌污染。
2.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的菌种 C.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
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答案 C
解析 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来源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
3.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平板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平板划线法除第一次划线外,以后的每一次划线都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4.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 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 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 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 答案 C
5.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 ℃恒温箱的目的是( )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答案 B
6.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