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两章》习题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论(lún)语
羽扇纶(ɡuān)巾
沦(lún)陷 美仑(lún)美奂 B.木椟(dú) 穷兵黩(dú)武 赎(shú)买 案牒(dú)劳形 C.孝悌(tì) 进士及第(dì) 睇(tì)视 成本递(dì)降 D.洿(wū)池 胯(kuà)下之辱 垮(kuǎ)台 纨绔(kù)子弟
解析 A.仑—轮;B.牒—牍;C.睇:dì。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一阵剧烈的震颤,一座座大楼转眼间便分崩离析了,这就是地震,这就是大自然在显示它不可抗拒的力量。
B.这所学校的条件尽管不大好,但这里有我们喜欢的专业,咱们既来之,则安之,先搞好我们的学业再说吧。
C.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终于看到了来自饱经战乱,遭受萧墙之祸的伊拉克的体育代表团的身影。
D.这次高考,他的确成绩不好以致落榜,你可不应该嘲笑他,尽管你考上了,而且考得不错,你笑他,那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了吗。
解析 A.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彻底瓦解;C.萧墙之祸:内部产生的祸患;D.五十步笑百步:喻自己与别人一样有不足,只是稍微轻一点,就去讥笑别人。
答案 B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危而不持 危楼高百尺 B.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去国怀乡 C.无乃尔是过与 且尔言过矣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吾疾贫富不均
解析 A.前“危”摇晃,后“危”高;B.前“国”诸侯的封地;后“国”都城;C.前“过”责备,后“过”过错;D.都是“厌恶”或“痛恨”。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列:充任职位)
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加,与“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加”含义不同)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通“捡”,拾取的意思)
D.王无罪岁 (岁:年成、收成;与“人寿岁丰”的“岁”含意相同) 解析 C.检:约束。 答案 C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A.???公孙子粥以为食??斧斤以时入山林C.?
?余船以次进?
??或百步而后止
B.?
??而或长烟一空
??是谁之过与
D.?
?吾祖死于是?
解析 A.都是把……当作;B.前“或”有的人,后“或”有时;C.都是“按照”;D.都是代词“这”。
答案 B
6.下列各句的翻译,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B.申之以孝悌之义。(用孝悌的道理反复教导他们) C.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样,天下的百姓都到你这里来了)
D.王好战,请以战喻。(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把打仗的道理给你讲明白) 解析 A.译错“过”;C.译错“斯”;D.译错“喻”。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