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一地理必修一等高线复习专题训练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4 3:38: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等高线学习材料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二、 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 相同;

(2)同一幅图内等高距 相同 ,所以,同一幅图中,地面缓和处等高线稀疏、陡峭处等高线密集。

(3)等高线是 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陡崖例外)。

三、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和判读方法 1、山头与洼地

曲线 高 低,示坡线向 外侧 曲线 低 高,示坡线向内侧 2、山脊与山谷

凸_____为山脊(中间高两侧低) 凸_____为山谷(中间低两侧高) 3、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 4、悬崖

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会聚处。 悬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合作学习点]

等高线学习材料

强调:分水线与集水线

●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线成为集水线。

●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 附)陡崖高度的计算

(x-1)d≤ΔH<(x+1)d (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例题1: 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0米 四、实际运用: 1、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例题:分析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火洲(吐鲁番)的成因。 (于长江河谷的背风坡 处于吐鲁番盆地中) 2、与河流水文结合:

①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②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等高线学习材料

3、与地区规划结合:

①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②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③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④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⑤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五、地形剖面图 [学以致用]

1.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可以判断地形,A地为 ;C为 线;

D为 线; E地为

2.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最可能为咸水湖的是( )

3. 填写下表

等高线学习材料

3.填图表 地形 表示方法 闭合曲线 山顶 外低内高 ▲符号 示意图 等高线图 说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等高线凸向 山脊 低处 山脊连线 山脊线也叫 线 等高线凸向 山谷 高处 山谷连线 山谷线也叫 线 鞍部 等高线组成 一对山脊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 线最低处 多条等高线 崖 会合重叠在一处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4.若要修建一座水库,坝址最适宜选在 A. D B.C C.F D.H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H

高一地理必修一等高线复习专题训练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l0up2fu0y2i4cx3qik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