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指导或自身的努力,有计划、主动地在完成学习这一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或潜在可能性上的一种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本课题牵涉到的学习能力是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必需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里的关键词是自主,即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 (四)什么是策略
策略即对策和谋略,是指主体在一定的活动中为达到某种目标和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应对行为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的总和。策略研究的是系统的、整体的应对行为,而不单是某一方面。它要回答并解决的是如何去应对活动中出
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五)本课题 “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的含义
“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是指立足于我校作为一所普通中学的校情,充分利用我校既有的师生资源、财力、物力资源,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培养初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等应对行为而展开的研究。它要回答的是初中教师如何着力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如何收到成效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教学方法观、学生观。成就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能撰写经验型论文和科研论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使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坚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探索并形成一套适合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力争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二)具体内容:
本课题着重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研究。
2、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教学模式的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间存在着自身的内在联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先解决学生想自主学习、愿意自主学习和敢于自主学习并能得到长期坚持的问题,为第二阶段的研究打下基础,所以要先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是整个课题研究核心,也是整个课题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在完成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学模式的研究,并进行实践探索活动。而评价体系的研究需要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它直接监控整个课题的进展情况和对研究的质量进行评判。
(三)课题研究重点和难点
整个课题研究的三个内容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内容的研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及整个课题的最后结果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兴趣、精神的培养”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和对象 (一)课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⑵、《生理学》有关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发展规律的理论
⑶、《心理学》有关初中阶段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理论
⑷、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2、课题研究的原则:
⑴、主体性原则。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点,注重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⑵、目标性原则。即始终瞄准寻找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目标进行研究。
⑶、民主性原则。即坚持全员参与和师生互动。
⑷、应用性原则。即注重方法论的运用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⑸、实效性原则。即课题研究务求实效,增强成果意识。
3、对课题研究起支撑作用的相关资料大致如下:
①革命导师和国家领导人的教育思想、理论及谈话;
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纲领性文件;
③《生理学》、《心理学导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学习的革命》、《素质教育论》、《教学技能》等专著;
④相关的报刊、杂志及理论研究动态; ⑤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的新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