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 文献研究法 实践法 经验总结法 系统论方法 个案研究摸索并建立起一套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的研究。 实时监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对当前我校初中教与学的现状进行研究。 实施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点以及方法论依据的研究。 对方法论的探索以及运用的研究。 完善方法论及策略的研究。 法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本课题“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将在我校范围内,在初中一、二、三年级展开。涉及在我校就读的全体初中学生和初中执教教师。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和阶段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措施设想:
1、在我校初中各班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
2、收集、编纂有关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资料,
组织全体初中教师进行学习,加强课题组人员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
3、课题组定期组织召开讨论会,形成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4、定期召开课题阶段研究工作总结会; 5、全体课题组成员定期提交相关论文、总结、心得体会;
6、在学生中进行有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
7、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定期请有关专家作指导,在适当的时候出去学习、交流;
8、将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方法论应用于日常的教与学实践中,找到符合我校实际的能力培养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步骤及阶段任务和成果形式
1、研究的阶段步骤及阶段任务
①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2年11月~2003年1月)。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撰写研究方案;
②第二阶段:课题申报论证和立项阶段(2003年2月~2003年7月)。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收集整理资料,汇集成册。进行理论学习,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向教育局教研室申报,做好课题开题论证工作。
③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3年8月~2006年6月)。落实各子课题的内容和方案,将其用于全体初中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如些反复。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操作模式和策略,并对操作策略和所形成的学生能力进行评价。
④第四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2006年7月~2006年9月)。将各阶段的成果整理、汇总,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收集数据,做好结题验收工作,写出研究报告,并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2、成果形式 理论成果:
(1) 教师观念得到转变,教学理论水得到提高,教研教改能力得到增强后所撰写的经验型
论文和科研型论文,各级各类优质课获奖的成果。
(2) 学生的观念得到转变,其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精神得到培养。
操作成果:
(1) (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和发展。
(2) (2)形成三个方案:《学生自主学习
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3) (3)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奖,参加
各类调研考试(含中考)所取得的成绩。 六、研究的组织管理和成员分工 1、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由蒲江县教育局教研室督导,学校行政负责牵头、保障制度、经费落实,全体初中教师通力协作,共同参与。采取定期会议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成员分工如下:
本课题研究人员拟分为主研理论组与主研执
行组两个小组。主研理论组负责理论研究,方案制定,资料积累,决策把关等。主研执行组负责研究方案执行、原始资料收集、研究信息反馈等。具体分工如下:
主研理论组: 姓 名 高 林 孙云副组海 阳 主 研 组 成 员 程立洵 程志荣 梁学玲 长 陈平职 务 长 职 称 高级 中教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分 工 全面负责,保障经费 牵头、决策,全面管理 组织、策划,方案的制定和落实;负责各种资料的撰写与最后把关 方案制定、修改、完善,负责各种资料的撰写与最后把关,承担相应子课题研究,督促、协助执行组完成研究工作。 负责王祥人 长 校 中教组 徐 教务语文历史语文数学英语主任 高级 教师 一级 教师 二级 教师 一级 教师 二级 教师 一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