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脂肪肝发病率猛增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4 12:29: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大城市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5%

2013-07-28 11:39:09 来源: 北京晚报

中国日报 - 生活 +加关注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字号 T | T

明天是第三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为“肝炎早预防 健康更主动”。

据了解,目前本市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去年全市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为7.05/10万,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35.9%。其中甲肝下降了30.5%,乙肝下降了23.4%。但15岁以上成人乙肝报告发病率水平与1990年相比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甚至期间的部分年份发病率还要高于1990年发病水平。这表明目前本市的乙肝传播已由母婴传播为主转为水平传播。水平传播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某些特定的行为活动传播方式,比如在无资质美容机构进行医学美容、多性伴接触、吸毒等。此外国内外也有文献报道,一些特殊的病人,如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病人,尽管接受了正规的医疗处置,但由于其暴露的特殊性,依然会增加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目前乙肝等传染病肝病控制得越来越好,但脂肪肝等生活方式引发的肝病发病势头越来越猛。在体检人群中,40至49岁的男性脂肪肝发病率最高,达28%;而在大城市里,脂肪肝发病率一般在15%左右。更令人担心的是,查出脂肪肝之后,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的人寥寥无几。部分脂肪肝可发展为脂肪肝炎,如果不干预治疗,则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发现脂肪肝不能大意,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脂肪肝炎。

脂肪肝的治疗是系统工程,需要结合患者代谢综合征相关状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生活方式调整、肠道清洁及保肝抗炎药物治疗等。需要强调的是,部分超重不明显的患者,由于缺乏运动及向心性肥胖(腹部脂肪堆积),也可以出现脂肪肝和脂肪肝炎。J146

我国有近1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本报讯(记者代丽丽)记者从国家卫计委获悉,我国乙肝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全球3.5亿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我国就占到了近1亿;全球每年大约70万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人群中,我国占近50%。

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肝报告病例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的首位,约占传染病总数的1/3。估算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为9300万人,此外每年的新发感染者达10万之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为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付出最多社会成本的国家。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不少人都对乙肝疫苗的保护期存在疑惑。对此,卫计委的专家给出了权威答案:20年。专家表示,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抗体滴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的1至3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乙肝表面抗体;1年时仍保持同一水平,以后阳转率逐渐下降,到免后第三年时可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逐渐下降。J205

中国脂肪肝发病率猛增:忻城脂肪肝防治

2013-10-02 16:49:00

中国脂肪肝发病率猛增忻城最好的脂肪肝治疗医院,忻城脂肪肝患者首选南宁市友爱肝病医院,南宁友爱医院肝病中心是广西最大的脂肪肝治疗医院,采用最新国际标准疗法专业治疗脂肪肝效果显著,是广西东盟博览会重地重点脂肪肝治疗医院,我院以优质精湛的诊疗技术及合理的收费为准则,热情为广大脂肪肝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倾力打造中国肝病专科第一品牌。

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黄炜燊和南宁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健高等专家,十三日在此间相关研讨会上指出,目前脂肪肝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常见的肝病,其中中国人的患病率更呈节节攀升之势。

诱发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嗜酒、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有肥胖家族史等。该病曾被认为主要发生于富裕的西方工业国家,而如今,中国人也面临着这一“富贵病”的巨大威胁。 最新研究表明,南宁和广东两地总人口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百分之十七和十五,其中南宁的患病率在七到十年中翻了一倍。中国其他富裕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观察到类似结果。而中国人脂肪肝高发的年龄段为男性四十到五十岁、女性六十岁以上,发病原因多由于肥胖。

黄炜燊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有一亿人口超重,尤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中国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八成左右。

专家们对脂肪肝发病率随着中国肥胖人群的增加而猛增深感担忧。

范健高认为,脂肪肝的治疗既要对潜在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应针对肝细胞破坏、肝细胞膜破裂采取措施,如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修复肝细胞膜,而预防脂肪肝最好的方法是“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腰围”。

乙肝指南“患者版”2014年出炉

2013-12-09 12:02:11 来源:好大夫在线 访问人数: 197

防治四大肝病,刻不容缓

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教授指出,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肝脏疾病是我国当前肝病防治的重点,而针对全民进行肝病的宣传教育和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20年肝病防治的新的方向,也就是说,不仅仅依赖医生的问诊和治疗,还要有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患者参与的健康管理,特别是自我管理。

有数据统计,80%的肝癌是由病毒型肝炎引起,而脂肪肝是公认的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也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酒精性肝病可引起肝硬化、脂肪肝,而且近两年发病率逐渐增加。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指出,在过去20年间,虽然中国在肝病尤其是病毒型肝炎的诊疗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有效控制肝脏疾病,预防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仍然是中国当前和未来肝病防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全球每年超过三分之一的肝癌新发病例来自中国。

约80%乙肝患者用药不当

虽然乙肝计划免疫已经有效大大降低了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但当前仍然有近3000万慢性乙肝患者,其中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规范的治疗,而且不知道规范乙肝治疗对于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性。一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53%)的乙肝患者不知道长期坚持规范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癌等严重肝病的发生率。

据悉,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乙肝防治指南都推荐初治乙肝患者选择强效低耐药抗病毒治疗药物,但在国内大多数乙肝患者在使用低效高耐药药物。

有数据显示80%的接收抗病毒治疗的中国患者接收阿德福韦、拉米夫定等低效或高耐药药物,而在欧美、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超过70%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商品名为博路定)、替诺福韦(中国未上市)等强效低耐药药物。

剖析原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副主任贾继东教授认为,低效高耐药药物往往比较便宜,患者往往会优先选择。然而,长期应用低效高耐的药物,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一旦发生耐药,处理起来会非常麻烦。

脂肪肝、酒精肝,发病率递增

脂肪肝是公认的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也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近年来,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不断提升并出现年轻化趋势,据统计,脂肪肝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18%,发达城市则更高。

其实,脂肪肝不仅是一种独立疾病,还会引起多种共病的产生。脂肪肝长期患病不仅会引起肝硬化,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不把脂肪肝当回事,误以为脂肪肝不是真正的疾病,无需治疗。” 魏来教授认为。

此外,酒精性肝病近两年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如果不早期有效控制,它会引起肝硬化,对肝脏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乙肝指南“患者版”明年出炉

据悉,在本次会议期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已经开始制订《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患者版》,并计划明年初正式出台。 魏来教授认为该指南在提升乙肝患者对疾病认知有巨大意义。

魏来教授认为,无论是提升乙肝的规范化治疗水平,还是早发现、早治疗和早诊断丙肝,还是有效控制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新发病例,只靠政府和医生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患者的自我参与,提高对健康的促进。

魏来教授指出,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肝脏疾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像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是一个只有依赖全民共同参与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全民的参与关系到中国肝病防治未来20年的发展。

据悉, 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起的“肝脏健康全民大行动”项目的准备工作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鼓励包括肝病治疗“大家”、基层医生、肝病患者、媒体、患者教育机构参与到肝病防治,同时,整合肝病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准,并尝试开展患者个性化管理。

中山脂肪肝发病率20%-30%

乙肝、丙肝发病率下降,中山药物性肝炎也有10%-20%的发病率

2013-07-29 00:00:00 浏览量:597 评论(0)

字号:T T

摘要: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全世界有20多亿人感染肝炎病毒,每年有100万人因此死亡,广东乙肝发病率不低于10%,高于全国水平。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脂肪肝发病率猛增 的文档
中国脂肪肝发病率猛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lctf6v15485bn68adc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