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
1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表格】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会写本单元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
词语
2、 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
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蕴
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 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
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
有感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 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时数:13课时 课时按排:
1、 文言文两则……………………………..2课时 2、 匆 匆…………………………………..2课时 3、 桃花心木………………………………..2课时 4、 顶碗少年………………………………..1课时 5、 手 指…………………………………..1课时 6、 四、拓展………………………………..1课时 7、 口语交际、习作(一)………………...4课时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2
课 题 1、文言文两则:学弈 教 学 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目 的 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重 点 :能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难 点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课1、我们以前学过哪几则文言文?学习文 前导入 言文有什么好处? 2、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阅读预习提示找答案 3、《文言文两则》是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节课我们学习《学弈》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孟子 二、初1、按要求读文 读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注释解决 (3)掌握生字字形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3、指名朗读,解决难读语句 三、理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如 解内容 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讨论 2、逐句理解,讨论解决 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什么的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 样呢? 四、体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 会中心 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4、背诵课文 板 书 设 计 课后记 3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教 学 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目 的 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能复述故事 重 点 :通过弄清诗句意思,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看法及想法产难 点 生的原因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导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文中一共讲了哪 入新课 几个人物吗? 2、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将你查到的资料给大家读一读 二、初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查字 读学习典解决 生字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3、组内自学生字,先分工,再学习 4、汇报学习成果 三、细1、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 读课文的词语 理解意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思 3、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 (1)第一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①小儿:小孩 ②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 ③指名朗读,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2)其余各段的方法同上 1、两个小孩喜欢探索的精神可嘉。 四、体2、两个小孩认识事物角度不同。 会中心 结果就不同 板 书 设 计 4
课后记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课 题 教 学 1、 2、 目 的 重 难 关 步 2、匆匆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难懂的词语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 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 键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导1、同学们今年几岁了?算一算你走过了 入新课 多少个日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作者在走过了八千多个日子的时候写的,你想知道内容吗? 2、了解作者 (1)哪位同学查到了有关作者的资料?给大家说说 (2)教师补充 二、自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字2、自学生字,新词,看谁记字的方法最新词 好 3、汇报自学情况 4、请你把刚才默读课文时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说给大家,让大家帮你解决。 三、理1、自由读课文,看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 清结构 什么 2、与同学讨论,用小节归纳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提出问题 第二段(2~4)录求答案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