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随堂练习题: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沉淀 C.加热稀醋酸,其pH稍有减小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2.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类的水解不属于离子反应 C.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B.溶液的pH发生改变 D.没有中和反应发生
3.已知一种c(H+)=10-3 mol/L的酸溶液和一种c(OH-)=10-3 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浓的强酸溶液和稀的强碱溶液混合 C.等浓度的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混合
4.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减小 C.升高温度,c(HS?)/c(S2?)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5.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在加压、加热的条件下,蒸发得NaHCO3晶体 B.加热蒸发AlCl3饱和溶液可得到纯净的AlCl3晶体 C.向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FeCl3晶体
D.向FeCl3溶液里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经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Fe2O3
6.已知室温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1.75×10?5,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75×10?5。0.1 mol·L?1的下列溶液:①CH3COONa、②NH4Cl、③CH3COONH4、④(NH4)2SO4,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7.下列对各电解质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硫酸氢钠溶液中:c(H+) =c(OH?) + c(SO42?)
B.向稀氨水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中和:c(NH4+) =c (Cl?) C.0.1mol?L?1Na2S溶液中:c(S2?) + c(HS?) + c(H2S) = c(Na+)
1 / 9
B.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B.浓的弱酸溶液和稀的强碱溶液混合 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随堂练习题: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D.向CH3COONa溶液中加适量蒸馏水:c(CH3COO?)与c(OH?)都减小,c(OH?)/ c(CH3COO?)也减小 8.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①明矾和FeCl3可作为净水剂 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④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为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 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为泡沫灭火剂 ⑦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 ⑧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A.①④⑦
B.②⑤⑦
C.③⑥⑦
D.全有关
9.常温下,加水稀释0.1 mol·L?1Na2CO3溶液,下图中的纵坐标可以表示
A.溶液中阴离子数 B.溶液中Na+的离子数 C.溶液的pH D.溶液中c(HCO3?)
10.有A、B、C、D四种一元酸的溶液。实验表明:(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溶液中,分别滴入甲基橙试液后,
A溶液呈黄色而C中不变色;(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B、C的钠盐溶液相比较,B的钠盐溶液的pH小于C的钠盐溶液的pH;(3)A酸跟D的盐反应生成A的盐和D酸。由此可以确定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B>C>A>D B.A>C>D>B C.D>A>C>B D.C>D>A>B 11.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溶液:①(NH4)2CO3溶液、②NH4HCO3溶液、③NH4NO3溶液中c(NH4+):③>①>② B.相同pH的溶液:①NaClO溶液、②NaHCO3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中c(Na+):③>②>① C.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①CH3COONa溶液、②NH4Cl溶液、③NaNO3溶液中pH:②>③>① D.相同浓度的溶液:①氨水、②NaOH溶液、③Ba(OH)2溶液中c(H+):②>①>③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mol/L的①NH4Fe(SO4)2 ②NH4HSO4 ③(NH4)2CO3 ④CH3COONH4溶液中c(NH4+)的大小顺序为③>①>②>④
B.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与NaClO溶液,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浓度前者大于后者 C.H3PO2为一元弱酸,在NaH2PO2水溶液中存在:c(H3PO2)+c(H2PO2?) =c(Na + ) D.0.1mol/L的Ca(HCO3)2溶液中:c(HCO3?)+c(H2CO3)+c(CO32?)= 0.2mol/L 13.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2 / 9
2019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随堂练习题: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温度/℃ pH 25 9.66 30 9.52 40 9.37 25 9.25 (1)Na2S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请根据题给信息判断Kw的关系①_____④(填“>”、“<”或“=”,下同),Kh的关系①_____②。 (3)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相同体积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产生白色沉淀④比
①多。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沉淀④比①多的原因是_____。
(4)数据显示,①→③的过程中,_____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程度更大(填“温度”或“浓度”)。 14.(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
示) ;实验室在配制AgNO3溶液时,常先将AgNO3固体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填“促进”或“抑制”)其水解。
(2)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3)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 (4)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下列化合物:①NaOH,②H2SO4,③CH3COOH,④NaCl,⑤CH3COONa,⑥NH4Cl,⑦CH3COONH4,⑧
NH4HSO4,⑨NH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_____;在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
+
电离出来的c(H)=_____。
(3)已知水存在如下平衡:H2O+H2O
择的下列方法是_____。
H3O++OH? △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显酸性,选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 B.向水中加NaHCO3固体 C.加热至100℃[其中c(H+)=1×10?6mol/L] D.向水中加入NH4Cl固体
(4)若浓度均为0.1mol/L、等体积的NaOH和NH3?H2O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都
变成9,则 m_____n(填“<”、“>”或“=”)。
+
(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⑥、⑦、⑧、⑨四种稀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
10(6)已知t℃时,Kw=1×
?12
,在该温度时将pH=9的NaOH溶液aL与pH=2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
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3,则a:b=_____。
16.Ⅰ.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
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3 / 9
2019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随堂练习题: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L?1NH4Al(SO4)2溶液中c((NH4+)_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0.1 (1)相同条件下,0.1 mol·
mol·L?1NH4HSO4溶液中c(NH4+)。
L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2)如图是0.1 mol·
?1
L?1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字母)。 ①其中符合0.1 mol·
L?1NH4Al(SO4)2溶液中2c(SO42?)? c(NH4+)?3c(Al3+)=________ mol·L?1。 ②室温时,0.1 mol·
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3)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
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pC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类似pH。 已知H2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O2+H2O
H2CO3 H2CO3
H+ + HCO3? HCO3?
H+ + CO32?
?2?
图为H2CO3、HCO3、CO3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达到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
(4)在pH=11时,H2CO3溶液中浓度最大的含碳元素的离子为__________。 (5)由图可知,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Ka1大约为______。
4 / 9
2019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随堂练习题: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Na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能洗去油污;HC
3+3+
与Al会发生双水解Al+3HC
Al(OH)3↓+ HS-+OH-,
3CO2↑;加热促进CH3COOH的电离,c(H+)增大,醋酸的pH减小;S2-发生水解反应S2-+H2OHS-+H2O2.【答案】C
H2S+OH-,H2S有臭味。
【解析】盐类的水解属于离子反应,选项A不正确;在弱酸弱碱盐CH3COONH4的溶液中CH3COO和N
-
的
水解程度一样,水解后溶液仍然呈中性,溶液的pH不发生改变,选项B不正确;盐类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选项C正确;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因此有中和反应发生,选项D不正确。 3.【答案】B
+-【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只考虑盐类水解而忽视可能是酸过量,而错选D。若是强酸和强碱混合,n(H)=n(OH),+-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呈中性;若是强酸与弱碱混合,强酸全部电离,弱碱只部分电离,由于n(H)=n(OH),
则反应后碱剩余,所得溶液呈碱性;同理,若是弱酸与强碱混合,则酸剩余,所得溶液呈酸性,故本题选B。 4.【答案】B
【解析】A.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稀释时平衡常数是不变的,A错误;B.加入CuSO4固体,硫离
2?
子与铜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铜沉淀,使S+H2O
HS?+OH?逆向移动,HS?浓度减小,B正确;C.水解反应是吸
2???2?
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移,c(S)减小,c(HS)增大,所以c(HS)/c(S)增大,C错误;D.加入NaOH固
体,由于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溶液pH增大,D错误;答案选B。 5.【答案】D
【解析】A不正确,因为NaHCO3加热要分解;B、C项也不正确, 因为AlCl3与FeCl3在加热蒸发的情况下,
3+
水解趋于完全,分别发生下列反应:Al+3H2O3+3H
+
Al(OH)3+3H+,2Al(OH)3Al2O3+3H2O,Fe3++3H2O
Fe(OH)
,2Fe(OH)3Fe2O3+3H2O。
6.【答案】D
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1.75×10?5,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75×10?5,【解析】所以CH3COONH4 溶液显中性 。pH>7; ②NH4Cl是强酸弱碱盐,pH<7;①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③由于CH3COOHH2O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所以CH3COONH4溶液呈中性,pH=7;④(NH4)2SO4是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与NH3·
5 / 9
2019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随堂练习题: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性, pH<7;由于NH4Cl溶液(NH4)2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铵根离子浓度(NH4)2SO4溶液离子浓度大,故其酸性强,pH小;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pH由小到大排列④<②<③<①,故选D。 7.【答案】A
++?
【解析】A.硫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c(H) + c(Na)═ c(OH)
+2c(SO42?),因c(Na+)═c(SO42?),故有c(H+) ═ c(OH?) + c(SO42?),选项A正确;B.向稀氨水中滴加稀盐酸至恰
+?++??
c(NH4+)< 好中和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即c(H)> c(OH),由c(NH4)+ c(H)═c(Cl)+ c(OH)可知,2?
c(Cl?),C.0.1mol?L?1Na2S溶液中,选项B错误;存物料守恒及Na的物质的量等于2倍的S的物质的量,则2c(S)
+ 2c(HS?) + 2c(H2S) ═ c(Na+),选项C错误;D.加水稀释CH3COONa的水解程度增大,CH3COO?的物质的量减
???
小,OH的物质的量增大,则c(OH)/ c( CH3COO)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选B。
8.【答案】D
【解析】①明矾和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可吸附水中的杂质;②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盐酸,抑制Fe的水解;③Al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先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可以抑制水解;④氯化铵、氯化锌溶液水解呈酸性,利用酸溶解金属氧化物;⑤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与玻璃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的硅酸钠;⑥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混合,发生双水解反应;⑦硫酸铵水解,溶液呈酸性,使土壤酸性增强;⑧铵态氮肥水解呈酸性,而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解呈碱性,混合后发生反应,使肥效降低。 9.【答案】A
L?1Na2CO3溶液,溶液浓度减小,稀释过程中水解平衡【解析】常温下,加水稀释0.1 mol·CO32?+H2O
HCO3?+OH?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A项、稀释过程中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
+
3+
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故A正确;B项、稀释过程中,溶液中Na浓度减小,物质的量不变,故B错误;C项、稀释过程中,溶液中OH浓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故C错误;D项、稀释过程中,溶液中HCO3浓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 10.【答案】A
【解析】由(1)可知相同条件下,A的pH大于C的pH,所以A的酸性小于C。由(2)可知C的钠盐的水解程度大于B的钠盐,所以B的酸性强于C。(3)中A酸跟D的盐反应生成A的盐和D酸,依据酸与盐的反应规律可知,A的酸性大于D。因此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C>A>D。 11.【答案】B
++?
【解析】A. 不考虑水解情况,①溶液中电离出的c(NH4)是②、③溶液中电离出的两倍,②中NH4与HCO3发++
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促进了NH4的水解,故c(NH4)的大小关系为①>③>②,故A项错误;B. 相同温度、
?
?
相同浓度的三种酸的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HClO,根据盐类水解规律,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三种盐
+
溶液的碱性为NaClO>NaHCO3>CH3COONa,则相同pH的溶液中Na浓度大小顺序为③>②>①,故B项正确;
6 / 9
2019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随堂练习题: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C. CH3COONa溶液水解显碱性,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NaNO3溶液显中性,所以三种溶液中pH:①>③>②,
?
故C项错误;D. 氨水是弱碱溶液,NaOH是一元强碱,Ba(OH)2是二元强碱,故相同浓度的溶液中c(OH)的大+
小关系为③>②>①,c(H)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故D项错误;答案选B。
12.【答案】A
【解析】A. ①②④中铵根离子系数都是1,醋酸根离子促进铵根离子水解,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亚铁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但氢离子抑制作用强于亚铁离子;③中铵根离子系数是2,其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于其它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则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从小到大顺序是③②①④,A项错误;B. 根据电荷守恒得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数是阳离子总数的2倍,而钠离子的数目相同,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氢离子的数目越小,水解程度越小,氢离子的数目越多,所以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B项正确;C. H3PO2为一元
??+
弱酸,则NaH2PO2水溶液中H2PO2会部分水解生成H3PO2,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H3PO2)+c(H2PO2) =c(Na ),
C项正确;D. 0.1mol/L的Ca(HCO3)2溶液中,遵循物料守恒,则c(HCO3?)+c(H2CO3)+c(CO32?) = 2c(Ca2+) = 0.2mol/L,D项正确;答案选A。
【点睛】A项是常考题型,要特别注意铵盐中铵根离子的个数,这类题的解题方法为:先根据铵根离子系数进行分类,最后根据其它离子对铵根离子的影响来分类讨论,酸性环境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碱性环境促进铵根离子的水解,进而得出结论。
2?
13.【答案】(1)SO3+H2O
HSO3?+OH?
(2)= <
(3)BaSO4 升温过程中部分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4)浓度
【解析】(1)Na2SO3水解分步进行生成亚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O32?+H2O
HSO3?+OH?;
(2)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①与④的温度相同,所以其离子积常数相等,水解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升温促进水解,水解平衡常数增大,②温度高,水解平衡常数大,①<②; (3)在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做对比实验,①无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亚硫酸钠和盐酸反应后再不和氯化钡溶液反应,④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加热过程中有部分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4)①到③过程温度升高,溶液pH降低,说明温度升高并没有起到促进水解平衡右移的作用,增大浓度则有利于水解正向移动,因此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不一致,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程度更大的是浓度。
+14.【答案】(1)酸 Ag+H2O3+
(2)Al+3H2O
AgOH+H+ 抑制
Al(OH)3(胶体)+3H+ Fe2O3
7 / 9
2019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随堂练习题: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3+
(3)Al+3HC
3CO2↑+Al(OH)3↓ HC
+OH-
AgOH+H+,所以溶液呈酸性,为抑制Ag+的水解,配
(4)C
+H2O
++
【解析】(1)AgNO3溶液中,Ag发生水解:Ag+H2O
制时通常在酸性环境中进行。
3+
(2)利用Al+3H2O
Al(OH)3(胶体)+3H+,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达到净水目的;FeCl3
Fe(OH)3+3HCl,加热时HCl挥发,蒸干时得到Fe(OH)3,再灼烧得到
3+
溶液中,Fe发生水解:FeCl3+3H2O
Fe2O3。
(3)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HC(4)Na2CO3是强碱弱酸盐,C
3+3+
与Al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3HC
Al(OH)3↓+3CO2↑。
水解使水溶液呈碱性,可以去污。
?++?
15.【答案】(1)c(Cl)>c(NH4)>c(H)>c(OH) ?3?11
(2)10mol/L 10mol/L
(3)D (4)>
(5)⑧>⑥>⑦>⑨ (6)9:2
+?+
【解析】(1)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在NH4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则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H)=c(Cl)+c(OH),由于c(OH)<c(H),所以c(NH4)<c(Cl),NH4++?++?
水解程度较小,所以c(NH4)> c(H),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l)>c(NH4)>c(H)>c(OH) ;
+??
pH=11的CH3COONa溶液中,10?11mol/L,(2)常温下,溶液中c(H)=1×溶液中c(OH)就是水电离产生的c(OH),?14Kw10???11=10?3mol/L; 则水电离出来的c(OH)=?10cH??+
10?3mol/L,溶液中c(OH?)就是水电离产生的c(OH?),则水电离在pH=3的CH3COOH 溶液中,溶液中c(H)=1×?14Kw10???3=10?11mol/L, 出来的c(OH)=?10cH??+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A错误;B.向水中加NaHCO3(3)溶液中c(H)增大,抑制水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固体,HCO3水解生成碳酸,促进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呈碱性,B错误;C.加热至100℃,其中
c(H+)=1×10?6 mol/L,促进水电离,但溶液仍然呈中性,C错误;D.向水中加入NH4Cl固体,NH4+水解促进水电
+
离,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中c(H)增大,溶液呈酸性,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
(4)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两种酸的浓度相等,稀释前c(OH):NaOH>NH3?H2O,若稀释后溶
液pH相等,则氢氧化钠稀释体积大于一水合氨,即m>n;
8 / 9
2019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随堂练习题: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
(5)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醋酸根离子促进铵根离子水解、H抑制NH4水解,铵根离子水解程度+
越大,溶液中NH4浓度越小,所以相同浓度的这几种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⑧>⑥>⑦>⑨;
Kw10?12 t℃时,Kw=1×10,pH=9的NaOH溶液中c(OH)==mol/L=0.001mol/L, pH=2(6)在该温度时,
c?H??10?9?12
?
++
的H2SO4溶液中c(H)=0.01mol/L,混合溶液pH=3,则混合溶液中c(H)=0.001mol/L,混合溶液中
c(H+)=
0.01b?0.001amol/L=0.001mol/L,解得a:b=9:2。
a?b16.【答案】(1)小于
?3?3?11
(2)①A ②10(或10?10)
+2?+?+
(3)a c(Na)>c(SO4)>c(NH4)>c(OH)=c(H) 2?
(4)CO3 ?6
(5)10
3+
【解析】(1)(1) NH4HSO4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NH4Al(SO4)2溶液的中Al水解出的氢离子抑制
NH4HSO4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大于Al3+水解出的氢离子的浓度,铵根离子水解,所以NH4HSO4中的氢离子对L?1NH4Al(SO4)2溶液中c((NH4+)小于0.1 铵根离子水解的抑制作用大于NH4Al(SO4)2,所以相同条件下,0.1 mol·mol·L?1NH4HSO4溶液中c(NH4+)。
L?1NH4Al(SO4)2溶液的pH随(2)①NH4Al(SO4)2水解,溶液呈酸性,加热促进水解,酸性增强,符合0.1 mol·
+?3
L?1NH4Al(SO4)2溶液的pH=3,c(OH?)=10?11 mol/L,温度变化的曲线是A;②根据图示0.1 mol·即c(H)=10mol/L,2??+3++2?
根据电荷守恒,NH4Al(SO4)2溶液中2c(SO4)+ c(OH)= c(NH4)+ 3c(Al)+ c(H),所以2c(SO4)?
c(NH4+)?3c(Al3+)= c(H+)? c(OH?)=10?3?10?11。
+
(3)a、b、c、d四个点,根据反应量的关系,a点恰好消耗完H,溶液中只有(NH4)2SO4与Na2SO4;b、c、
d三点溶液均含有NH3?H2O,(NH4)2SO4可以促进水的电离,而NH3?H2O抑制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电离程度
+
b点溶液呈中性,+ c(NH4+)=2c(SO42?)a点时c(Na+)=c(SO42?)b点时c(Na+)>c(SO42?)最大。根据电荷守恒c(Na),,,2?++2?+?+
所以b点时c(SO4)>c(NH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Na)>c(SO4)>c(NH4)>c(OH)=c(H)。2?
(4)根据图示,在pH=11时,H2CO3溶液中浓度最大的含碳元素的离子为CO3。
(5)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Ka1=
?
,由图可知,pH=6时,c(H2CO3)=c(HCO3),所以
Ka1=
=10?6。
9 /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