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5:53: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 年第 6 卷第 41 期2019 Vol.6 No.41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139

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赵萍萍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2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健康人员共计120名,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末梢组采取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静脉组采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结果?静脉组的Hb、HTC和WBC等指标检查结果要好于末梢组,结果更接近正常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查指标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血常规检查较之末梢血血常规检查具有更好的检查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1.139.01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检查方式,也是临床最基本的生化检查项目,医生能够通过血常规检查结果大致了解人员目前的情况,对临床疾病的疾病的诊断起到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在临床中血常规检查的效果如何,就直接影响了临床的诊断效果以及诊断步骤[1]。本次研究就对在血常规中静脉血和末梢血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t=0.233,P=0.816;Hb正常参考值为(120~160)g/L,静脉组为(136.85±1.55)g/L,末梢组为(105.36±5.99)g/L,t=39.423,P=0.000;PLT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静脉组为(123.58±1.69)*109/L,末梢组为(123.45±2.63)*109/L,t=0.429,P=0.669;HCT正常参考值为(40%~48%),静脉组为(45.85±0.55)%,末梢组为(53.12±2.33)%,t=23.522,P=0.000;WBC正常参考值为(4~10)*109/L,静脉组为(6.22±2.36)*109/L,末梢组为(99.23±5.36)*109/L,t=123.017,P=0.000;RBC正常参考值为(3.5~5.5)*1012/L,静脉组为(3.85±0.88)*1012/L,末梢组为(4.05±0.95)*1012/L,t=1.196,P=0.234;MCH正常参考值为(26.5~33.5)pg,静脉组为(27.55±2.36)pg,末梢组为(28.12±2.67)pg,t=1.239,P=0.218;MCHC正常参考值为(300~360)g/L,静脉组为(345.85±3.22)g/L,末梢组为(348.42±2.55)g/L,t=4.847,P=0.000;静脉组的Hb、HTC和WBC等指标检查结果要好于末梢组,结果更接近正常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查指标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健康人员共计120名,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末梢组人员60名,男35名,女25名,年龄(18~63)岁,平均(42.11±3.85)岁;静脉组人员60名,男32名,女28名,年龄(19~64)岁,平均(43.85±4.12)岁。将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①存在血液系统疾病;②合并严重肝肾疾病。1.2 方法1.2.1 末梢组

要求受检人员在早晨保持空腹状态,在早上九点左右来院进行采血,使用一次性真空管从患者的左手无名指或者食指内侧面采取适量的末梢血液。

1.2.2 静脉组

静脉组受检人员同样在早晨保持空腹状态,于九点左右进行必要的采血工作,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从患者的肘正中静脉采取适量的血液。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采集血液均要在采集后0.5~2小时内完成检验,记录相关数据,包括红细胞压积(MCV)、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较相关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末梢血血常规检查是从患者的手指、耳垂等位置采取血液进行检查,其在临床中具有采血简便、患者疼痛小等特点,目前在大部分医院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人体耳垂、手指等末梢部位的毛细血管较多,血液循环较差、出血量较少,往往需要在采血过程中对采血部位进行挤压,最终导致细胞破裂,影响检查的结果[2];而静脉采血则是从患者的肘中静脉采血,其不会进行挤压等操作,并且痛感要小于末梢采血。在本次研究中,进行静脉采血的静脉组部分指标检查的准确性要高于末梢采血的末梢组,显示静脉血检查效果要好于末梢血检查效果。

综上所述,在临床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血常规检查较之末梢血血常规检查具有更好的检查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英芹.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

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80-581.

[2] 邓 琳.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探讨[J].中外医

疗,2017,36(6):40-41.

2?结?果

MCV正常参考值为(80~97)f/L,静脉组为(84.22±3.25)f/L,末梢组为(84.36±3.33)f/L,

本文编辑:赵小龙

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miik68ptz3qhtz4wh2h1h1yk7phhy00sl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