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一课时: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设计人:唐 涛 审核人:孙玉林
温馨寄语:让个性在课堂中张扬,让智慧在碰撞中生成! 学习内容:课本 27页——30页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看书自学,完成例1的填空,会说出生活中的长方体。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叫做______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_________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______________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_____________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顶点:_________________。
3、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
4、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小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二)正方体特征。
1、正方体的6个面 。2、正方体的12条棱 。 通过观察知道:正方体是由( )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完成下表: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点 长方体 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请你用集合图表示出来。
归纳总结:正方体可以看成是 ,所以正方体是特殊( )。 三 课堂练习: (1)长方体有( )个面,6个面都是( )(也可能2个相对的面是 ),相对的面的面积( ),长方体有( )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顶点。
(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 )(也叫 ),正方体6个面都是( ),6个面的面积都( ),12条棱的长度都( ) 2、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 五、课堂检测: 1、填一填
(1)牙膏盒的形状是( )体,魔方的形状是( )体。 (2)把三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 总和是( )厘米。
(3)长方体有( )个面、有( )条棱、有( )个顶点。 2、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2.一根铁丝可扎成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扎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人:唐涛 审核人:朱华民 温馨寄语: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获取真知。 学习内容:课本33——34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学习重点) 2、通过操作、观察、交流,能推导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3、能运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长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
2、利用课本145页的附页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147页的附页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
二、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33——34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把知识链接中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沿着棱剪开,观察剪开的长方体的纸盒:它是由几个面组成的?长方体的展开图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长方体的表面积包含几个面?
2、把知识链接中自己制作的正方体沿着棱剪开,观察剪开的正方体的纸盒:它是由几个面组成的?每个面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表面积包含几个面? 小结:什么叫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例题试做:做一个微波炉包装箱,它的长0.7米,宽0.5米,高0.4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 )。
把课本34页例1补充完整。
例题小结: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求长方体( )。 长方体的表面积=
做一做 : 1、一个长方体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有2个面是( )形,有( )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 三、巩固拓展:
1、有一个长方体的糖盒长和宽都是15厘米,高10厘米,在盒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 (1)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
(2)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 七、课堂检测:
1、一个长4分米,宽2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1)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
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将三个棱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编写人: 唐涛 审核人:孙玉林
温馨寄语: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目标:
1、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会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问题。 口算训练 知识链接: 1、( )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2、一个手指节的体积大约是1( )。一辆大货车体积大约是20( )。一部手机的体积大约是30( )。一台电冰箱的体积大约是180( )。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第一部分: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1、运用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用1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完成下表: 每排小正方体的每层的排数 层数 数 小正方体的个数 体积长/cm 宽/cm 高/cm /cm3 第一个长方体 第二个长方体 第三个长方体 第四个长方体 思考:
1、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2、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即形状不同而体积相同呢?
3、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4、因为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相乘就是体积,所以
长方体的体积=
3、长方体体积用字母( )表示 ,长、宽、高分别用字母( )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4、完成例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第二部分: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因为正方体是( )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的体积=( )。 正方体体积用字母( )表示 ,边长用字母( )表示,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a·a·a也可以写作 ( ),读作( ),表示( )。 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 ) 2、练习: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
63 x+x+x x×x×x 3x.x 3、完成课本42页例2.
三、巩固练习: 1、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学会了 。 五、课堂检测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8立方米。( )
(2)一个长方体的长30厘米,宽2分米,高5厘米,它的体积是30×2×5=300立
方厘米。 ( )
(3)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4)0.23 =0.2×0.2×0.2;( )
2、要制作140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至少需要木料多少立方分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