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1.1条
为了适应衡山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保障衡山工业园拓展区健康、有序、协调发展,促进工业拓展区与衡山工业园和城镇发展的有效衔接,并有利于工业区市场化的运作,特编制衡山镇工业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1.2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安徽省地方标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 5、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7、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8、《霍山县总体规划》(2006-2020) 9、衡山镇党委、政府对本次规划的任务要求;
10、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11、其它相关专业技术标准、规范。
第1.3条 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生态原则
4、重视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5、强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注重可操作性。
第1.4条
《衡山镇工业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拓展区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规划区内所有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本规划文本与图则适用于衡山镇工业拓展区的各个街区和地块的土地使用和规划管理。
本次规划区用地南北长约0.75千米,东西长约2.10千米,总建设用地面积
衡山镇工业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133.47公顷。
第1.5条 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街区和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 2、街区和地块的建设总量; 3、对特定街区和地块的建设高度; 4、街区和地块的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
5、街区和地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
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调整,变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应按照相应变更程序进行。
文本中以黑体字的形式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进行明确和落实。
第1.6条
本规划由霍山县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后进行公布。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
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集、图则和说明书,《规划文本》、《规划图集》和《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三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本规划由霍山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规划管理。
- 1 -
第二章 街区控制
第2.1条 工业拓展区发展目标
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特色显著、环境优美、健康发展的现代化外向型工业拓展区,使之成为衡山工业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2.2条 工业拓展区功能定位
立足现实,考虑发展的可能性,将衡山镇工业拓展区定位为:
衡山工业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发展机械铸造、集成电子等精密加工与高科技产业为主体,适度发展农副产品与山特产品加工业,打造霍山县中小企业发展平台。
第2.3条 工业拓展区空间结构
规划确定工业拓展区空间结构为“一心、一轴、四组团”的带状布局形态。 1、“一心”——综合服务中心
2、“一轴”——拓展区内一条30米宽道路 3、“四组团”——四个工业组团
第2.4条 工业拓展区整体控制
1、土地利用控制
工业拓展区用地类型主要为工业用地,辅以适量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用地,见表2.4.1
2、强制性控制用地
规划范围内的道路红线、绿地、河流岸线,以及公共与市政公用设施属于强制性控制内容。
衡山镇工业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表2.4.1 工业拓展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 现 状 规 划 序号 代码 用地名称 大中类 面积比例人均 面积(ha) 比例(%) 人均 最大可兼容量1 C 公共设施用地 - - - 1.30 0.97 - +20%,-50% 工业用地 - - - 91.72 68.72 - ±100% 2 M M1 一类工业用地 - - - 30.72 23.02 - (M1100%,W120%) M2 二类工业用地 - - - 61.00 45.70 - 3 S 道路广场用地 - - - 30.25 22.67 - - S1 道路用地 - - - 30.25 22.67 - 4 U 市政设施用地 - - - 0.64 0.48 - - U2 环卫设施用地 - - - 0.64 0.48 - 绿地 - - - 6.64 4.97 - - 5 G G1 公共绿地 - - - 2.70 2.02 - G2 防护绿地 - - - 3.94 2.95 6 E 水域和其他 - - - 2.92 2.19 - E1 水域 - - - 2.92 2.19 - 合计 规划总用地 - - - 133.47 100.00 - - 注:⑴在最大可兼容量栏中,以数字前加“+”、“-”号方式表示最大可增减的兼容量。 ⑵现状220KV变电所及其高压走廊未计入规划用地。
3、建设开发总容量控制
根据工业区内部功能分区,为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的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促使新区环境景观形象的形成,参照国内部分小城镇工业开发建设容量的控制要求,依据用地性质进行用地分类控制:
商业用地:容积率控制为≥1.5,建筑密度控制为30%以下,绿地率30%以上。 工业用地:容积率≥0.7,建筑密度控制在≥30%,绿地率应控制为20%以内。 市政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相关指标参照相应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进行控制,绿地率指标不低于25%。
道路广场用地与绿地:相关指标参照相应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进行控制。
- 2 -
衡山镇工业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4、建设高度分区控制
对规划建设区内(除绿地以外)各个街区建设高度分二个区进行控制:
第一高度控制区:以4-6层多层为主,考虑工业区良好形象的形成,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鼓励提高高度,建筑高度可≥18米。
第二高度控制区:以2~3层低层为主,主要指工业拓展区内工业用地,一般建筑高度不超过18米。
在1.5~2.0,建筑密度为30%以下,绿地率30%以上。
低强度开发:主要指工业拓展区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工业建筑应满足防火间距和环境控制要求,考虑招商引资的工业项目不确定性,各类工业企业的多样性,容积率控制在0.7以上,建筑密度为30%以上,绿地率20%以内。
第2.5条 街区控制
工业区根据道路路网结构共划分了31个街区,各个街区按照表2.5.1要求进行整体控制。
5、建设开发强度分区控制
从规划地区的整体开发建设控制要求出发,进行开发强度分区,确定中强度和低强度二个不同强度开发分区:
中强度开发:主要指工业拓展区内配套居住用地和商业金融用地,容积率控制
表2.5.1 街区控制指标一览表
街区编号 HS-01 HS-02 HS-03 HS-04 HS-05 HS-06 HS-07 HS-08 HS-09 HS-10 HS-11 HS-12 HS-13 HS-14 HS-15 HS-16 HS-17 HS-18 HS-19 HS-20 HS-21
用地面积 (公顷) 6.31 2.76 1.52 1.80 2.20 2.73 1.95 3.08 1.77 4.09 2.74 1.94 5.34 2.78 5.13 3.29 5.73 3.54 8.25 8.14 0.96 用地性质 M1 M1 M1 M1 M1 M1 M1 M1 M1、G2 M1 M1 C、U2 M2 M2 M2 M2 M2、G2 M2、G2 M2、G2 M2、G2 M2 容积率 1.0(下) 1.0(下) 1.0(下) 1.0(下) 1.0(下) 1.0(下) 1.0(下) 1.0(下) 0.6-1.0 1.0(下) 1.0(下) 1.0-1.5 0.7(下) 0.7(下) 0.7(下) 0.7(下) 0.6-1.0 0.6-1.0 0.6-1.0 0.6-1.0 0.7(下) 建筑密度(%) 40(下) 40(下) 40(下) 40(下) 40(下) 40(下) 40(下) 40(下) 30-40 40(下) 40(下) 20-30 30(下) 30(下) 30(下) 30(下) 30-40 30-40 30-40 30-40 30(下) 绿地率(%) 建筑限高(米)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40 20(上) 20(上) 30-50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40 20-40 20-40 20-40 20(上) - 3 -
可兼容用地及最大兼容比例(%)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M1可兼容20%W1,10%S、U,7%C、R C可兼容20%G1, 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备注 — — — — — — — — G不得兼容其它用地 — — U不具有兼容性 — — — — G不得兼容其它用地 G不得兼容其它用地 G不得兼容其它用地 G不得兼容其它用地 —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36(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衡山镇工业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HS-22 HS-23 HS-24 HS-25 HS-26 HS-27 HS-28 HS-29 HS-30 HS-31
1.99 1.91 0.99 3.27 1.58 2.06 3.33 1.67 1.90 2.17 M2 M2 M2 M2 M2 M2 M2 M2 M2 M2、G2 0.7(下) 0.7(下) 0.7(下) 0.7(下) 0.7(下) 0.7(下) 0.7(下) 0.7(下) 0.7(下) 0.6-1.0 30(下) 30(下) 30(下) 30(下) 30(下) 30(下) 30(下) 30(下) 30(下) 30-40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上) 20-40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18(上)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2可兼容100%M1,20%W1,10%S M1可兼容20%W1,10%S、U,7%C、R — — — — — — — — — G不得兼容其它用地 注:兼容性控制中,可以允许有2种以上的兼容性控制,但总兼容量按照土地利用控制表进行兼容。若单一性质兼容,应按照比例进行控制。
第2.6条 道路交通规划控制
1、道路系统规划与控制
合理组织工业拓展区交通是该工业拓展区道路交通规划控制的重点,充分利用迎驾大道的对外联系作用,形成方格网状的路网构架。区内道路分为三级,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支路,主要道路规划控制红线宽度为30米和24米;次要道路划控制红线宽度为15米;支路的红线宽度为9米;规划工业拓展区道路用地30.25公顷。各条道路的红线宽度和断面形式见表2.6.1。迎驾大道按城市规划要求,道路红线控制在40米,横断面为三块板形式
表2.6.1 道路规划建设控制表
道路等级 过境道路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支路 红线宽度(米) 40 30 24 15 9 道路形式 三块板 二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道路断面 8+4+1+14+1+4+8 4+7+8+7+4 4+1+14+1+4 2+11+2 1+7+1 停车泊位标准,按公安部、建设部《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需要配置,其规模应达到工业区地块指标控制表有关“配建停车位”的规定。
表2.6.2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一览表
设施 类别 交通 设施 项目 名称 停车场 用地面积 (公顷) 建筑面积 (平方米) 数量 街区编号 总量 HS12-001 1 规划增加 +1 非独立占地 备注 — —
3、道路工程控制
道路设计坐标系采用相对坐标系进行控制。
道路竖向高程根据1:1000地形图,控制道路中心线交叉点的高程。
第2.7条 绿地景观规划控制
1、绿地系统规划控制
工业拓展区绿地系统由滨河绿地、道路绿化分隔带和自然山体构成。
⑴ 规划在工业拓展区中部综合服务中心内,结合具体建设项目配置公共绿地,绿地内可配置反映工业拓展区产业特色与经营理念的主题雕塑以及休闲娱乐设施,作为工业拓展区居民休闲娱乐中心。
⑵ 道路绿化分隔绿带在满足行车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升绿化景观效果,
- 4 -
2、道路交通设施控制
规划范围内不同用途建筑物在改建、扩建和新建时,必须设置配建停车场(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