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3:44: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多种组织形式。到1998年底,仅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各类示范区就达600余个。到2004年底,我国有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4000多个,各类观光休闲农园更是不计其数。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形势喜人的同时,园区规划建设却普遍存在着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现状堪忧,缺乏规划的技术规范和理论指导,规划单位和成果内容五花八门。另一方面,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缺乏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差,园区景观建设杂乱无章,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环境常常让游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鉴于此,本文对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从实践--理论研究--实践的发展过程,以期能使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更加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一章农业观光园概况

深圳观澜山水田园旅游文化园占地400多亩,位于观澜镇,毗邻世界著名的观澜高尔夫球会,是一座现代都市人的世外桃源,依山傍水,浑然天成,富有真趣。园区交通便利,离深圳国际机场、火车站仅40分钟车程。是深圳唯一一家集餐饮、客房、温泉、康体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2009年12月通过国家旅游局的评定,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5月成功举办第六届文博会山水田园分会场,同时被认定为深圳市文化+旅游示范园区(基地)。目前已建成集生态文化、客家文化及乡村民俗文化为主背景的旅游观光度假酒店,文化娱乐、休闲养生、会议、演艺等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园,也是中国首家以旅游度假国画创作为主题的“中国(观澜)山水国画产业基地”。 山水画坊,国画展馆或依山傍水,曲径通幽处,豁然见画馆;“画在景中展,人在画中游”,达到人、景、画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一幅和谐动感的立体山水画。

第二章 总体布局分区及管理、经营模式

一:功能齐全的经营项目

农庄的经营项目分为五大版块: 1、深圳第一家水上乡村美食园

农庄中餐厅建于湖边,大厅和成幢的厢房共有餐位700个,农家特色菜为主打。农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自给自足”为主的特色,餐厅的主料,均源于山水田园顾客与员工们自己劳作,从菜籽的撒播到发芽、成长、成熟,无一不渗透着众人的汗水。

2、神农雅墅园

神农雅墅园(客房)系统包括:环湖而建的70多间垂钓客房;建于半山的30间木结构复式套房——田园客栈;建于山后丛林之中的20间外形如榕树的树屋;10间豪华;别墅园区以天然、环保为设计理念,采用天然材料,原木、茅草、泥土、竹子、木料等进行修葺装饰。以田园客栈为例,采用日式家庭风格设计,全木板装修,并根据客人需要配套有小阁楼、带摇椅阳台、古典电话机等,就连沐浴间也采取日式家庭木桶沐浴方式,使游客全方位体验到浪漫温馨的情调。酒足饭饱,兴尽而归,去清风明韵,去田园假日,在这远离都市的乡野山村内,享受五星级酒店式服务,正是雅俗共赏、心旷神怡。

3、森林沐浴园

别具特色的设计和装饰,让人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中,尽情接收天地的水、植物、芳香与活氧的能量。

园区围绕游客的视觉、听觉、味觉等几大元素营造出身心一体的舒畅享受。设计师使用原始风味十足的花草藤条和玻璃橱窗做搭配。把靠山的墙面全部打通,采用玻璃墙一字拉开,从而在空间上使游客产生视觉的延伸;然后再利用花草藤条,于水池和玻璃顶棚之间做出悬垂的波浪感,由清波绿水、继而花红柳绿、再是湛蓝天空,在视觉上增加了层次与距离感,让情境跟随着视觉,达到纯朴、天然、古典的视觉享受。浴池用天然玛瑙、玉石装修,尽显尊贵品位。

在享受森林沐浴的过程中,耳闻潺潺的水流声,感受水中种种药物的奇妙疗效。森林沐浴园首开深圳先河,多达数十种的经典、时尚、新潮沐浴方式将中国洗浴文化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4、农家耕种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农耕文明的国度,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厚重的历史积淀,造就了举世闻名的中华文化。复得返自然,不仅仅是身体的回归,更是精神的回归,让久居嘈杂都市生活的你,重新接受一次自然真趣的召唤,唤醒沉睡的灵魂。

农家耕种园就是要让在大都市辛苦打拼一周的你,重温农耕时代的古朴和纯真。来到这里,你必须亲自劳作,在田间地头,撒播种子,收获希望。既劳动筋骨,又修养身心。

5、农庄百果园

农业是农庄的一大项目。200多亩果园中,果树品种丰富,花繁果盛,可供客人游园观赏或采果。沿着环湖便道,来到紧挨着湖泊的后山,200亩果园,就辟于山坡上。果树品种繁多,搭配合理。荔枝、芒果、青枣、李子、火龙果、杨桃、石榴、桃子、龙眼、黄皮果,还有那桃花成片、杨柳垂湖、芭蕉展叶。桃花开处,漫山红遍;荔枝熟时,层林尽染,漫步果园,鸟语花香,清风吻面,随手摘颗熟透的果实,品味到的是酣畅的心境。

康体方面,以服务客人钓鱼为主,沿湖设外钓位50多个供客人垂钓,此后,还有娱乐项目,如小猪跳水、斗鸡、赛鸭即农家三宝表演;杂技、对歌等文艺表演;供客人自娱自乐的“乡村酒吧”卡拉OK、射箭、划船等。农庄小吃别有风味,如自磨豆腐花、豆浆、豆腐、仙人草,以及一些乡村土菜如狗爪豆干、腐竹、豆腐干、娘酒等,都是农庄自产或来自农家的无污染土特产。

二:农庄的经营模式

农庄的建设经营基本理念是“生态、绿色、环保、健康”,以此为前提打造“生态农庄、休闲农庄、运动农庄、文化农庄”。这一理念贯穿在建设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中。回归自然,曾经是都市人的奢望。农庄的建设者在城市中建设农庄,在都市的喧嚣中开辟一方绿洲,在都市人的家门口营造绿意,在传统的具有文化风情的村落日益衰落的城市中,营造了诗画般的客家风情小镇。

农庄的基本经营概念是“春赏花、夏耕耘、秋收获、冬疗身”。事实上,在这里,四季皆可赏花游园,四季皆宜疗身健体。在这个太平盛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已获得喜人的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人生境界真、善、美在此交汇,正是假日心情的美丽港湾。

三:人文化的管理模式。

农庄聘用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以制度化为基础,以人性化为核心,全面实行绩效考核,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在这里,工作不是为了目前的一份工资,而是为了事业。投资者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大家庭,员工就是亲人。把企业当成社会的一个部分,员工不单是服务于企业,更是服务于社会。职业培训突出“爱的教育”:爱国家、爱民族、爱家庭、爱生活、爱企业,爱传统,创新风。科学地激发爱心,引导爱心。进而引导员工以企业为家,服务企业、服务客人、服务社会!这些就是山水田园管理的基本模式和企业文化的灵魂!

第三章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建设用破与立的方式而非传统的农业生产建设,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城市整体为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话,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出了“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以原有绿化树种、农作物为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园林小品风格自然淳朴,田园气息浓厚;各景观功能区突出以人为本,同时又要和生产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块、不同树种、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安排,使人们在休闲体验中领略到农耕文化及乡土民风的神奇魅力。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的原则

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重视环境的治理,更不要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不良的影响。景观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 (2)经济性原则

开展旅游观光和进行园林的改造无非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园区建设中来。尤其对于各类采摘园来说,采摘的经济效益很高,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同时注重在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极富有参与性特点。城市游客只有广泛参与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层面的体验到农产品采摘及农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4)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与园区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景观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 (5)文化的原则

通常我们谈及农业,首先想到的是其生产功能,很少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诗词歌赋。所有这些使人很容易忽视农业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所以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多样性原则

不论是观光旅游或是专题旅游,不论是团队旅游或是散客旅游,都要为旅游者提供多种自由选择的机会。园区景观规划的多样性原则既是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游览方式、时间选取、消费水平的确定上,必须有多种方案以供选择;更要求园区品种选择、景观资源配置突出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第四章 总结

城市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快速的蔓延和扩张,这也就给了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衍变一种不确定的空间限制条件,它们必须要迎合未来城市扩散对土地资源重新分配的需求。这就要求农业土地一方面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并转向专门化,在成为都市居民的公共开放休闲空间使获得增值。另一方面,还要求自然环境保留“原始野性”的价值,因为它们不带有任何都市标记而受到推崇。农田应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因此,我们认为城市化不简单是城市景向乡村的蔓延,城市的扩展、疏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与质量应该在保持农田景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前提下进行。

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国内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趋势发展。而观光旅游正与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一起,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的3大亮点。也就是说,新的世纪,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将倍受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从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话,充分尊重和利用土地的自然环境,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有效发挥空间环境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原有农田景观与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基地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对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结构调整,为

人们提供高品味健身休闲场所,对富裕农民提高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的文档
浅谈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mp3p65yiw4m0xd0pw4b4c2db011p100m8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