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财大物流概论重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4 9:24: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供应商和零售商必须签订合同

供应商和零售商必须签订合同,而且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双方达成一致。这些条款主要包括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时间,信用条件,订货责任,绩效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等。

3、实施VMI应注意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供应商管理库存使企业实现库存成本和风险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VMI下,企业通过契约的形式将本来应该由自己承担的成本和风险转移给供应商,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联盟。实施VMI要求在供应商和制造商、零售商之间实现信息系统的集成,共享信息,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当然在实施VMI策略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企业需要对以下四方面予以注意。

1、信任问题 这种合作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否则就会失败。零售商要信任供应商.不要于预供应商对发货的监控;同样供应商也要多做工作,使零售商相信他们不仅能管好自己的库存,也能管好零售商的库存。只有相互信任,通过交流和合作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2、技术问题 只有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保证数据传递及时和准确。而这些技术价格一般都很昂贵。采用EDI/Internet技术将销售点信息和配送信息分别传输给供应商和零售商,利用条码技术和扫描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库存与产品的控制和计划系统都必须是在线的、准确的。

3、存货所有权问题 以前,在零售商收到货物时货物所有权也随之转移了。现在实施VMI策略后,双方之间的关系变为寄售关系,供应商拥有库存直到货物被售出。同时由于供应商管理责任增大,成本也增加了,双方要对条款进行洽谈,使零售商与供应商共享利润,系统整体库存水平下降。

4、资金支付问题 过去,零售商通常在收到货物l~3个月以后才支付货款,现在可能不得不在货物售出后就要支付货款,付款期限缩短了,零售商要适应这种变化。

五、联合库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是指供应商与客户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利益共享、共担风险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1、联合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

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该方法集中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库存控制来提高供应链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增强企业的敏捷度和客户响应能力。由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和供应决策,这就使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L,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牛鞭效应”,它反映了供应链上需求的不同步现象,同时也说明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看到的是非实际的。”联合库存管理就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而提出来的。它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联合库存管理与VMI不同,它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控制计划,使供应链上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使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测水平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不求变异放大现象。在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下,任何相邻节点需求都是由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已不再是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而是供需双方之间的纽带和协调中心。联合库存管理模型如图5-4所示。

2.联合库存管理的优点

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相比,联合库存管理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 ①为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②通过协调管理中心,供需双方共享需求信息,从而减少了供应链中的需求扭曲现象,降低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消除了供应链的波动,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③库存作为供需双方之间信息交流和协调的纽带,可以暴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缺陷,从而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④进一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原则。 ⑤为实现零库存管理、准时化采购以投精细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 3.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策略

(1)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供需双方应从合作的精神出发,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建立合作沟通的渠道,为供应链的联合库存管理提供有效的机制。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是有效实施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的前提,其实施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供需双方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

②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案,联合库存管理中心担负着协调供需双方利益的角色,起协调控制器的作用,因此需要确定优化库存的方法。这些内容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供应商之间调节与分配、安全库存的确定、最大库存量和最低库存水平及需求的预测等。

③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供应链应该建立在信息高度共享的基础上。

④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监督机制。必须建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井对参与协调库存管理的各个节点企业进行监督和激励,以增加供应链的协调性。

(2)建立快速响应系统 其目的在于减少供应链中从原材料到顾客过程的时间和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快速响应系统需要供需双方的密切合作,因此协调库存管理中心的建立为快速响应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充分利用成熟的管理技术 随着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如扫描技术、条形码技术、EDI技术、MRPⅡ、ERP和 PDM(产品数据管理)等。这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比较成熟的技术。

(4)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系统(third party logistics)是供应链集成的一种技术手段。面向协调中心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使供需双方都取消了各自的库存,增加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且能改善客户服务水平和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的竞争力。实施第三方物流要建立在合同基础之上,它是一种长期的合作联盟,双方要明确,这是一个互利互惠、共担风险、共享回报的第三方联盟。 4、制定材料需求计划。通过平衡、整合时间段内各个层次所有的材料需求数量,订货(或加工)批量,指

令发出时间等,制定出材料需求计划。同时通过生产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为 CRP)对材料需求计划进行调整。CRP是RCP的具体化。它通过详细地计算出每一个工作日的工序负荷能力和状况来判断人员和设备是否能满足MRP的要求。

5、发出指令。依据材料需求发出订货指令或生产指令。进行采购/生产现场控制 七、一代、二代、三代MRP区别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

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物资计划管理模式。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品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 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Ⅱ)

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各种制造资源和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实行合理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达到既能连续均衡生产,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物品的库存量,迸而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 (一) 材料需求计划(MRP)

1、概念:材料需求计划是依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顾客订单制定产品生产计划,然后基于产品生产进度计划,组成产品的材料结构表和库存状况,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所需材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确定材料的加工进度和订货日程的一种实用技术。通俗地说,MRP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关心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

? ? ? ? ? ?

MRP(Ⅱ)以 MRP(I)为核心,通过:

1、(年间)销售和生产计划(Sales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2、(年间)资源需求计划(Resource Requirement Planning), 3、基本生产进度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4、初步生产能力计划(Rough Cut Capacity Planning), 5、材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6、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 ERP的特征

? 一、超越了MRP(Ⅱ)范围和集成功能; ? 二、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

? 三、支持动态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 ? 四、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

在管理技术上,ERP在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更加强调对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同时通过企业员工的工作和业务流程,促进资金、材料的流动和价值的增殖,并决定了各种流的流量和流速。 八、什么叫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1、供应链定义: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系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

?

陆桥系统常见于以下重要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线:

? ①欧洲或中东与远东之间经西伯利亚大陆桥或新 亚欧大陆桥。

? ②欧洲与远东之间经大西洋到达美国或加拿大太 平洋沿岸,使用北美陆桥。 ? ①西伯利亚大陆桥

? 这条大陆桥是利用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作为陆地桥梁,把太平洋远东地区与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

以及西欧大西洋口岸连接起来一此条大陆桥运输线。

? 东自海参威的纳霍特卡港起,横贯欧亚大陆,至莫斯科,然后分三路: ? 一路自莫斯科至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港,转船往西欧、北欧港口。

? 一路从莫斯科至俄罗斯西部国境站,转欧洲其他国家铁路(公路)直运欧洲各国。

? 另一路从莫斯科至黑海沿岸,转船往中东、地中海沿岸。所以,从远东地区至欧洲,通过西伯利

亚大陆桥有海一铁一铁,海一铁一公路和海一铁一海三种运送方式

? 西伯利亚大陆桥有 ? 海一铁一铁; ? 海一铁一公路; ? 海一铁一海; ? 三种运送方式;

? 西伯利亚大陆桥的营运情况及主要问题

? 从70年代初以来,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发展很快。目前,它已成为远东地区往返西欧之间的一条

重要运输路线。日本是利用此条大陆桥的最大顾主,整个80年代,其利用此大陆桥运输的货物数量每年都在10万个集装箱以上。为了缓和运力紧张状况,原苏联又建成了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但是,西伯利亚大陆桥也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 ①运输能力易受冬季严寒影响,港口有数月冰封期。 ? ②货运量西向大于东向约2倍,来回运量不平衡;

? ③运力仍很紧张,铁路设施陈旧。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正式营运,此条大陆桥的地位将会大大下降。 ? ②新亚欧大陆桥

? 1990年9月11日,我国陇海—兰新铁路的最西段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铁路与原苏联土西铁

路接轨,第二座亚欧大陆桥运输线全线贯通,于1992年9月正式通车。

? 此条运输线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穿越中

国、哈萨克、俄罗斯,与第一条运输线重合,经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到荷兰,辐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1.08万公里,在我国境内全长

? 4134公里。这条运输线与第一条运输线相比,总运距缩短2 000—2 500公里。可节省运输时间 5天,减

少运费10%以上。

? ③美国的大陆桥

? 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各有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公路)大陆桥,它们线路基本相似 ? (一)美国的两条大陆桥运输线

? 一条是从西部太平洋口岸至东部大西洋口岸的铁路(公路)运输系统,全长约3 200公里。

? 另一条是西部太平洋口岸至南部墨西哥湾口岸的铁路(公路)运输系统,全长500—1000公里左右。 ? 关于美国OCP运输条款

? OCP是 Overland Common Points的缩写,意即“内陆地区”,所谓“内陆地区”的含义。

? 根据美国费率规定,以美国西部9个州为界,也就是以落矾山脉为界,其以东地区,均为内陆地区范围,

这个范围很广,约占美国全国2/3地区。按OCP运输条款规定,凡是经过美国西海岸港口转往上述内陆地区的货物,如果按OCP条款运输,就可享受比一般直达西海岸港口为廉的优惠内陆运输费率,一般约低3—5%左右。

? 相反方向,凡从美国内陆地区启运经西海岸港口装船出口的货物同样可按“OCP”运输条款办理。同时,

按OCP运输条款,尚可享受比一般正常运输为低的优惠海运运费,每吨约低3—5美元。

? 采用OCP运输条款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1)货物最终目的地必须属于OCP地区范围内,这是签订运输条款的前提。

? (2)货物必须经由美国西海岸港口中转。因此,在签订贸易合同时,有关货物的目的港应规定为美国

西海岸港口,即按CFR或CIF美国西海岸港口条件。

? (3)在提单备注栏内及货物唛头上应注明最终目的地OCP XXX城市。

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

? ? ? ? ? ? ?

第一,国内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

水陆联运、水水联运、陆陆联运、陆空联运。

水陆联运:一般是指船舶运输和铁路运输相连接的一种形式。 如:上海——大连——东北三省的运输。 此外,还有水路、铁路、公路联运的形式。 如:南通——上海——赣州——赣西南地区的运输。

水水联运: 是指同一水系不同路线,或同一水运路线不同类型船舶之间的接力运输形式。 陆陆联运:指铁路与公路相互连接的运输形式。

如:秦皇岛——上海——汉口。天津——上海——九江——南昌。

?

搜索更多关于: 财大物流概论重点整理 的文档
财大物流概论重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mrb98eylm86wqv5qtyc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