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二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原理是炼铁最常用的反应原理 B.氧化铝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C.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 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9.“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正确的是 A.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B.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
C.确认溶液中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再检验
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后,再检验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量的Fe与含1 mol HNO3的稀硝酸恰好反应,则被还原的氮原子数小于NA B.1 mol AlCl3在熔融时离子总数为0.4NA
C.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SO2、S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125 g CuSO4·5H2O晶体中含有0.5NA个Cu2+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可用来探究SO2的漂白性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12.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 HClO3 = bO2↑+ c Cl2↑+ d HClO4 + e 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3>O2
B.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5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3HClO3 = 2O2↑+ C12↑+ HClO4 + H2O
C.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
1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D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B)>r(C)>r(A)
B.D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26.(14分)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以CH4和H2O为原料, 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Ⅰ:CH4(g)+H2O(g)ΔH=+206.0 kJ·mol-1
CO(g)+3H2(g)
Ⅱ:CO(g)+2H2(g)
C
H3OH(g) ΔH=-129.0 kJ·mol-1
(1)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0 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Ⅰ,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
①假设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100 ℃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 。
(3)在压强为0.1 MPa、温度为300 ℃条件下,将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Ⅱ生成甲醇,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填字母序号)。 A.c(H2)减少 B.平衡常数K增大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c(H2)/c(CH3OH)减小
(4) 写出甲醇-空气-KOH溶液的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5)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做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上述过程:
①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 。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 。
27.(14分)已知A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E、H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G是红褐色固体,B可在C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A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写出D的电子式和X结构式 。
(3)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A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4)向150mL 2mol/L的D溶液中通入4.48L(标准状况)CO2,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
(5)已知25℃时,Ksp(G)=4.0×10-38,则该温度下反应E3++3H2O
G+3H+的平衡常数
为 。
(6)K和X恰好反应,L溶液显酸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8.(15分)淀粉水解的产物(C6H12O6)用硝酸氧化可以制备草酸,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过程如下:
① 将1∶1的淀粉水乳液与少许硫酸(98%)加入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5℃~90℃,保持30 min,然后逐渐将温度降至60℃左右;
② 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③ 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HNO3与98%H2SO4的质量比为2∶1.5)溶液;
④ 反应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后得草酸晶体粗品,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加入98%硫酸少许的目的是: 。
(2)冷凝水的进口是 (填a或b);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量下降,其原因是 。
(3)装置B的作用是 ,为能使尾气充分吸收C中试剂是 。 (4)重结晶时,将草酸晶体粗品经①加热溶解、②趁热过滤、③冷却结晶、④过滤洗涤⑤干燥等实验步骤,得到较纯净的草酸晶体。该过程中可将粗品中溶解度较小的杂质在 (填上述步骤序号)时除去,杂质留存在 (填“滤纸上”或“滤液中”)。 (5)将产品在恒温箱内约90℃以下烘干至恒重,得到二水合草酸。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称取该样品0.1200 g,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杂质不参与反应),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所示,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分数为 。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利用海水提取食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A:盐酸;B:BaCl2溶液;C:NaOH溶液;D: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的变化是 。
(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的NaCl,可用来制取纯碱,其简要过程如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气体A,后通入气体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晶体C和滤液D,将晶体C灼烧即可制得纯碱,①则气体B是 (填化学式),由NaCl制取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
(3)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吸收3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个。 (4)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