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填空题专题
一、考点突破
1. 能够识记一些物理学史、物理常数、物理单位; 2. 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能够用一定的书面语或口头表述自己的物理观点。 此部分内容在中考物理中的要求如下: 【中考热点知识综述】
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课程标准》指出:交流与合作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要求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所以,近三年的各省市中考题相比较前几年,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几乎每年的中考后都有一些考生觉得试卷“不难”,估分也比较理想,但等拿到中考成绩时却发现偏差很大,有的同学甚至怀疑是阅卷老师的批阅错误。实际上,他们出现的大多问题正是在文字性表述方面,由于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在指导方面也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出现问题自然在情理之中。这里,老师通过几道例题的解析,意在提醒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自己“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
填空题作为一种基本题型,不仅覆盖面广,而且评分客观,所以在考试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本题型在中考试卷中,分值一般为10~20%。 考查类型 考查内容 1. 物理学史、物理量、单位; 填空题 2. 简单计算; 3. 复述物理现象与规律 …… 解题指导 回忆法、观察法、计算法、分析法、对比法、排除法、比例法、图象法、估算法……
二、重难点提示
来源学§科§网Z§X§X§K]把握相关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注重解题方法。
专家点拨
一、知识网络图
二、知识点拨
来源学科网 1. 回忆法
对于一些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题目,根据熟记的物理知识,直接填出正确答案。
比如:许多人习惯将手机挂在胸前,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因为手机发射出的_____会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解析:此题应回忆所记忆的现代电信网络知识,知道手机的天线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可准确填写:电磁波。 2. 观察法
对于一些物理意义明显地紧扣物理定理和规律的填空题或一些技巧性的填空题,通过观察思考可以确定正确的答案。
比如:小王同学在做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测出了如下两组数据,但忘记了填写单位,请你帮他补上适当的单位:
①小刚的身高为1.65___________; ②一支铅笔的直径为0.80___________。
解析:通过仔细观察,人的身高一般在1.6m左右,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0.80cm。故应填写m、cm。 3. 计算法
根据物理公式进行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填出。
4比如:一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 II战斗机的质量为1.5?10kg,发动机用8?10N的
4推力使飞机在10s内前进5000m,则飞机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N,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推力的功率为_________W。
解析:直接利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可解得答案分别为1.47?10、500、4?10。 4. 分析法
根据题目所给出的结论和要求,通过分析来确定正确的答案。
比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到凸透镜前20cm处,光屏上可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5cm,移动光屏可接收到______、______、______像。 解析:根据第一次呈倒立、等大、实像,可知物距满足,得焦距
57。第二次物距u?15cm,此时满足
故应填写:倒立、放大、实。 5. 对比法
,所以将呈倒立、放大的实像。
即通过比较两个现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相应关系得出结论。
比如:新疆的加油站的油价有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以所加油的质量计价,另一种是以所加油的体积计价。你认为哪种计价方式较公平合理?简述理由。
答:以所加油的___________计价较公平合理。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质量;(2)每升油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油的质量不会随温度变化;或油的密度会随温度变化等)。 6. 排除法
对题中列的可能答案逐一进行辨析,先淘汰错误答案,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比如:小萍家有许多用电器,例如电灯、电视机、电饭锅、电冰箱、洗衣机等;它们都是___________联在电路中。
解析:家庭用电器中如果有一件不工作(开路),其余的用电器仍能照常工作,故家庭用电器不可能是串联的。故应填:并。 7. 比例法
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比例的方法解题。
比如: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已知,金属块A、B的边长之比
,则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
___________。
解析:因为则
,又
,且
来源学科网ZXXK]所以
故应填写8. 图象法
。
根据题意作图,利用物理图象找出正确答案。
比如: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射向桌面,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 解析:此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从图中可知,此题的答案是120°。
9. 估算法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有关的常量或近似量,然后进行合理的估算。
比如:人体的密度与水相近,假设可以把人体看成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当身高1.6m的同学直立站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_Pa。(g取10N/kg)
解析:若将人体看做一个圆柱体,且估计人体的密度大约等同于水的密度,即
1.0?103kg/m3。设横截面积为S,则
FGmg?Vgp??????gh
SSSS
故应填写:
。
状元典例
能力提升类
例1 周杰伦在《兰亭序》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在宣纸上书写墨字,字墨不易脱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 ;多年后,发现墨粒已经紧紧地渗透到了纸中去,这是 现象;“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寒冬闻到梅花飘香,说明 。
一点通:墨水与纸张紧密接触,距离小且面积大,利用分子引力“粘”在一起;墨粒进入纸张中,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也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闻到香味、尝到甜味等,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引力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点评:本题以“歌词、诗句”(包括时事报道、民俗谚语等)为素材,对物理相关知识进行考查,渗透“STS”精神,试题难度低。
例2 小华家买回来一台微波炉,通电后水温上升,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为了提高微波炉的效率,盛放容器应选用比热容_______(填“大”或“小”)的材料做成。
一点通:微波炉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但它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而电炉烧水时,有两个过程,电热丝发热(做功改变内能),电热丝将热传递给水(热传递改变内能)。与微波炉相类似的还有电磁炉。用比热容小的材料,相同条件下吸收更少的热,提高热的利用率。
答案:做功 小
点评:本题为易错题。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器具为素材,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易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造成干扰,试题难度较大。
综合运用类
例3 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
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选填序号):
①照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潜望镜
一点通: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远离凸透镜,所以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若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相当于视网膜向后移,则它的像将会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人眼球在成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人的眼睛就像一部照相机。
答案:后 变小 ①
点评:考查凸透镜的应用,从而对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焦距等相关知识进行考查。试题难度较小,要注意本题的拓展:
(1)眼睛与照相机的“调焦”有何不同?(2)晶状体越厚则焦距越长还是越短?(3)相同的材料对不同的色光的折射情况不同,同一凸透镜对红光还是紫光的焦距更长?
例4 如图,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体重100N,用30N竖直向上的拉力拉这个物体,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
一点通:用30N的力无法将100N的物体提起,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0。 答案:0
点评:对力的合成、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为易错题。
思维拓展类
例5 如图所示,R1=5Ω,R2=10Ω,R3=15Ω,某同学将一电流表接在R2的两端,发现示数为1.5A,据此可推知U= V,若用一只电压表替换电流表,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一点通:当电流表与R2并联时,R2被局部短路,
则电压:U?IR?1.5A?(5??15?)?30V;接电压表后,三个电阻串联,电路中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