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答案: 正确 【78】 答案: 正确 【79】 答案: 正确 【80】 答案: 正确 【81】 答案: 错误 【82】 答案: 错误 【83】 答案: 正确 【84】 答案: 错误 【85】 答案: 错误 【86】 答案: 正确 【87】 答案: 错误 【88】 答案: 正确 【89】 答案: 错误 【90】 答案: 错误 【91】 答案: 正确 【92】 答案: 正确 【93】 答案: 正确 【94】 答案: 错误 【95】 答案: 正确 【96】 答案: 错误 【97】 答案: 错误 【98】 答案: 正确 【99】 答案: 正确 【100】 答案: 错误 四、简答题 【101】
答案: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处理。(2分) 购买法的主要特点有:
(1)购买方的认定。购买方是获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主体或业务的控制权的参与合并主体。(1分)
(2)合并的实质。购买法将一个企业获取对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的行为视为一项交易,与企业购买其他资产相类似的交易。(1分)
(3)合并成本。购买法下按购买成本作为合并成本。购买成本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购买交易日购买企业支付的现金或放弃的其他代价的公允价值。另外,购买成本中还包括可直接归属于企业合并的成本的有关费用。(2分)
(4)合并商誉。购买法下购买方支付的购买成本超过其在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即为合并商誉。(2分)
(5)合并企业当年净收益。在购买法下,合并企业合并当年净收益包括合并企业当年实现的净收益以及被合并企业自合并日后当年实现净收益中相当于合并企业在被合并企业股权份额的部分。(2分) 【102】
答案: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2分)
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财务报表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①反映的对象不同。合并会计报表以企业集团这一非法律主体为会计主体,反映该主体的财务会计信息; 而个别财务报表则只反映既是法律主体又同时是会计主体的单个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2分) ②编制主体不同。合并会计报表由企业集团的控股公司或母公司编制,个别财务报表由各单个企业自行编制。(2分) ③编制基础不同。合并会计报表以个别财务报表为编制基础,个别财务报表以各单个企业的系统的会计账簿记录资料作为编制基础。(2分) ④编制方法不同。合并会计报表要采用工作底稿这一特殊手段,并在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与调整分录,对个别报表数据进行加总、抵销、调整,整理出合并数,据以填列合并会计报表;个别财务报表则根据系统的账簿记录,直接或间接计算填列各报表项目。(2分) 【103】
答案: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实质上将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一切风险和报酬都转移给了承租人的一种租赁。(2分) 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1分)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2分) (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1分)
(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2分)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1分) 经营租赁的判断标准:除融资租赁以外的租赁为经营租赁。(1分) 【104】
答案: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该在统一会计期间、统一会计政策的前提下,遵循以下原则: (1)以单独会计报表为基础。一方面,以单独报表为基础是真实性原则的要求,另一方面,以单独报表为基础这一原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合并日后的以后各期编报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对“期初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
(2)一体性原则。这一原则决定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集团内部交易和事项要予以抵消。
(3)重要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对合并财务报表项目可进行适当的取舍,对集团内部交易或事项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全部予以抵消。 五、业务处理题 【105】
答案: (1)购买日为2008年2月1日; (2)借:长期股权投资 795 累计摊销 80 管理费用 2 贷:股本 1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25 无形资产 450 营业外收入 50 银行存款 2
(3)借:固定资产 50
贷:资本公积 50 借:股本 500 资本公积 350 未分配利润 270 盈余公积 30 商誉 105
贷:长期股权投资 795 少数股东权益 460
(4)借:长期股权投资 660 管理费用 2 累计摊销 80 贷:股本 1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40 无形资产 450 银行存款 2 借:股本 500 资本公积 300 未分配利润 270 盈余公积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60 少数股东权益 440 【106】
答案: (1)债券应付利息=2000*8%*7.75=1240万元 借:在建工程 1240 (2分) 贷:应付利息 1240
外币债券本金及利息汇兑差额=2000*(7.75-7.70)+160*(7.75-7.75)=100万元 借:在建工程 100 (2分) 贷:应付债券 100
(2)2008年实际支付利息时,应当支付16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为1243.2(160*7.77)万元。
借:应付利息 1240 (2分) 在建工程 3.2
贷:银行存款 1243.2
(3)债券应付利息=2000*8%*1/2*7.80=624万元 借:在建工程 624 (2分) 贷:应付利息 624
外币债券本金及利息汇兑差额=2000*(7.8-7.75)+80*(7.8-7.8)=100万元 借:在建工程 100 (2分) 贷:应付债券 100 【107】
答案: 答案: (1)该租赁属于融资租赁。
因为: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000/(1+6%)+ 1000/(1+6%)2+100/(1+6%)2=1922.40万元,占租赁资产公允价值2100万元的90%以上,符合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
(2)最低租赁付款额=1000*2+100=2100万元 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1922.40万元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922.4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77.60 贷:长期应付款 2100 (3)2008年12月31日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1922.40*6%=115.34 借:财务费用 115.34 万元 贷: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115.34
计提折旧=(1922.40-100)/2=911.20 借:制造费用 911.20 万元 贷:累计折旧 911.20 2009年12月31日: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177.60-115.34=62.26 万元 借:财务费用 62.26
贷: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62.26
计提折旧=(1922.40-100)/2=911.20 万元 借:制造费用 911.20 贷:累计折旧 911.20 归还设备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00 累计折旧 1822.4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922.40 【108】
答案: (1)2007年抵消分录: 借:营业收入 2600 贷:营业成本 2600
借:营业成本 320(800*40%) 贷:存货 320
(2)2008年抵消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320 贷: 营业成本 320 借:营业收入 3100 贷:营业成本 3100 借:营业成本 1220 贷:存货 1220 【109】
答案: (1)A公司应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200 (3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