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9:21: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中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都市生活繁华的具体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词代表人物以及各自的词风。

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探究宋词、元曲的异同。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基础梳理】

1.背景

(1)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社会生活也丰富多彩。

(2)北宋的________、南宋的________、元朝的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表现

(1)________: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地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等各种表演。

(2)瓦子、勾栏: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_”。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城内城外都有多处瓦子。 (3)杂剧

①地位: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 ②特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演出。 ③发展:杂剧形成于________;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______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4)节日风俗:宋代已经有了________、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一些节日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错误!

【合作探究】

1.热闹的瓦子

瓦子又称“瓦舍”。取名“瓦舍”,是勾画其特征,与建筑无关。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1)材料中的“瓦子”是指什么场所?它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什么?在这里都进行哪些活动?除此之外,瓦子中还有哪些活动?

(3)宋元时期,瓦子中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它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

2.欢乐的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1)上述王安石的诗反映的是宋代的什么节日?我们现在是怎么称呼这个节日的?

(2)结合教材知识,说说现在的哪些重要传统节日在宋代已经出现。

(3)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

初中

初中

华多彩的原因。

【探究归纳】 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宋代开始出现的瓦子是当时市民娱乐的重要场所,节庆活动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知识点二 宋词 【基础梳理】

1.特点: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________,便于歌唱。依据乐谱要求,有一定格式,叫作词牌。 2.发展

(1)词在________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

(2)词的内容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3.代表

(1)________: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2)李清照:词风________、细腻、清秀。北宋灭亡后,她的作品充满了血和泪,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

(3)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一步提高了词的________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合作探究】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几百年来,宋词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艺术魅力,为人们所喜爱。

(1)词有何特点?请简要介绍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2)宋代有哪些著名词人?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风格特点?

知识点三 元曲 【探究归纳】 在继承唐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宋词的发展进入繁荣兴盛时代。关心民族屈辱,抒发热爱家园的情感,成为宋词的重要主题。 【基础梳理】

1.内容:元曲包括________ 、杂剧和________

2.特点: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________的艺术。 3.代表

(1)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2)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是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关、马、郑、白在

________”。

【合作探究】

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

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1)元曲主要包括哪三种文学体裁?

(2)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谁?其代表作是哪部作品?

初中

初中

【探究归纳】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独特的魅力。元曲一方面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另一方面散发出极为夺目的战斗光彩,透射出锐利的反抗情绪,其锋芒直指社会弊端。 【知能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批商、贸、文、教发达的大城市。宋元时期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有( )

①临安 ②大都 ③开封 ④郑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北宋开封城里的勾栏是( ) A.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进行体育活动的地方 D.专供演出的圈子

3.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都城开封繁华景象的电视剧,请找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内容( )

A.市民们到瓦子看杂剧

B.元旦那天,人们放鞭炮,相互拜年 C.元宵节时,大相国寺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

D.人们传诵辛弃疾的词作

4.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节日与习俗对应准确的一项是( )

A.春节——划旱船、吃饺子 B.元宵节——挂彩灯、拜年 C.中秋节——放鞭炮、吃粽子 D.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5.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陆游

6.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含冤受苦。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

A.马致远 B.白朴 C.郑光祖 D.关汉卿 二、非选择题

7.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主题为“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下列是明宇收集的有关宋元时期市民娱乐生活的两幅图片。

从以上图片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市民想听说书、看大戏可以去________;当时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嘉丽为了解宋代的节日,收集了两组诗歌,请你填上相应宋代节日的名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从以上活动中,可以得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呈

初中

初中

现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

初中

初中

初中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n73o6x5iv9acj39qpyw5s23r4b01m00eq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