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伦理学要求 试验方案须经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受试者必须自愿参加试验,并签订书面知情同意书。 1.1.2 受试者例数:一般为每组8~12 例。 1.1.3 对试验药物的要求
药物质量 试验药品应当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件的车间制备,并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
药品保管 试验药品有专人保管,记录药品使用情况。试验结束后剩余药品和使用药品应与记录相符。 1.1.4 药物剂量
单剂量试验一般选用低、中、高三种剂量。多剂量试验一般采用Ⅱ期临床试验拟订的一种治疗剂量,并根据单次给药的药动学参数中消除半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中制订的服药间歇以及给药日数,确定总服药次数和总剂量。
剂量的确定主要根据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的结果,并参考动物药效学、药动学及毒理学试验的结果,以及经讨论后确定的拟在Ⅱ期临床试验时采用的治疗剂量推算。高剂量组剂量必须小于或等于人最大耐受的剂量,但一般应高于治疗剂量。应能够根据研究结果对药物的药动学特性作出判断,如该药呈线性或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等,以及剂量与体内药物浓度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监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1.1.5 研究步骤
单剂量试验时受试者在试验日前进入Ⅰ期临床监护室(或病房),
晚上进统一清淡饮食,然后禁食10 小时,不禁水过夜。次日晨空腹(注射给药时不需空腹)口服药物,用200~240ml 温水送服,(如需收集尿样,则在服药前排空膀胱)服药1 小时后可适量饮水,2~4 小时后进统一清淡饮食。按试验方案在服药前、后不同时间采取血样或尿样(如需收集尿样,应记录总尿量后,留取所需量)。原则上试验期间受试者均应在监护室(病房)内,避免剧烈运动,禁服茶、咖啡及其它含咖啡和醇类饮料,并禁止吸烟。
多剂量试验中受试者必需在合格的、急救设施齐全的临床试验病房或观察室进行服药、采集样本和活动。以上试验如为口服药物则均用200~240mL 温水送服,受试者早、中、晚三餐均进统一饮食。受试者集中在监护室内进行服药、采样和活动。对每日一次给药的方案,受试者应禁食10 h左右后,早晨空腹服药;对每日二次给药的方案,受试者应禁食10 h左右后,早晨空腹服药,晚餐至少应进食2h后服药;每日三次给药的方案,受试者应早晨空腹服药,其它服药时间则按每6h或每8h间隔服药。 1.1.6 采样点的确定
采样点的确定对药动学研究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服药前采空白血样品,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包括药物各时相的采样点,即采样点应包括给药后的吸收分布相、平衡相(峰浓度)和消除相三个时相。一般在吸收分布相至少需要2-3 个采样点,平衡相至少需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至少需要6 个采样点。一般不少于11 个采样点。应有3~5 个消除半衰期的时间,或采样持续到血药浓度为
Cmax 的1/10~1/20。
多剂量试验应根据单剂量药动学求得的消除半衰期,估算药物可能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应连续测定三次(一般为连续三天的)谷浓度(给药前)以确定已达稳态浓度。一般采样点最好安排在早上空腹给药前,以排除饮食、时辰以及其它因素的干扰。当确定已达稳态浓度后,在最后一次给药后,采集一系列血样,包括各时相(同单次给药),以测定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如果同时收集尿样时,则应收集服药前尿样及服药后不同时间段的尿样。取样点的确定可参考动物药动学试验中药物排泄过程的特点,应包括开始排泄时间,排泄高峰及排泄基本结束的全过程。为保证最佳的采样点,建议在正式试验前进行预试验工作,然后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审核并修正原设计的采样点。 1.1.7 药动学参数的估算
用药动学统计软件统计所得药动学数据,并对其参数进行分析,说明其临床意义,并对Ⅱ期临床研究方案提出建议。药动学统计软件的主要用于数据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模型判断、统计学分析及图形显示等。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药动学软件有WinNonlin、NONMEN、3P87(3P97)、PKBP-N1、NDST 及ABE等,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需要合理选用。
试验中测得的各受试者的血药浓度-时间的数据,绘制各受试者的药-时曲线及平均药-时曲线,一般可用模型法或非房室模型分析,进行药动学参数的估算,求得药物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可全面反映药
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的特点。
单剂量试验包括的药动学参数有:Ka,Tmax(实测值),Cmax(实测值),AUC(梯形法求算),主要反映药物吸收速率和程度;Vd 主要反映理论上药物在体内占有的分布容积;而Kel,t1/2,MRT 和CL 等主要反映药物从血液循环中消除的特点。从尿药浓度估算药物经肾排泄的速率和总量。
多次给药药动学研究应提供的参数包括多次给药后的稳态浓度(Css),达到稳态浓度的速率和程度,药物谷,峰浓度之间的波动系数(DF),是否存在药物蓄积作用,明确Css 和临床药理效应(药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根据试验中测定的三次谷浓度及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绘制多次给药后药-时曲线,求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
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指导原则》对药动学研究提出了基本思路和方法原则,但应该说明的是新药的药动学研究需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确定研究方案和试验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新药都需要进行所有项目的研究。
举例:富马酸托特罗定的药动学研究
托特罗定(Tolterodine)系一种新型的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对作用的靶器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且口服吸收好,患者耐受性良好,1997年10月以L-酒石酸盐形式在瑞典首次上市,广泛用于膀胱活动过度引致的尿频、尿急、尿失禁的治疗,证实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富马酸托特罗定片的主要成分为托特罗定的富马酸盐,因此,该药物制剂的药动学研究主要应考察酸根的改变,托特罗定体内过程的变化。
具体的试验内容包括:
单剂量试验:用于考察试验制剂单次给药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规律,并考察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