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
22. 某同学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时,猜测弹性势能可能与形变量x成正比,也可能与形变量的平方x2成正比。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将弹簧套在光滑竖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与杆平行,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读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h0;
②将中间有孔的小铁块套在光滑杆上放于弹簧上端,竖直向下按压铁块,读出此时弹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1; ③释放小铁块,当铁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读出铁块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2;
④改变弹簧的压缩长度,重复步骤②③,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弹簧的形变量x、形变量的平方x2和小铁块上升的距离△h
(1)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x=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来间接反映的; A.h1 B.h2 C.h2﹣h0 D.h2﹣h1
(3)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做出图甲△h﹣x和图乙△h﹣x2图象,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答案】 (1). h0﹣h1 (2). D (3). 形变量的平方
【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弹簧的形变量等于弹簧的原长度减去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即x=h0 -h1 ;
(2)根据题意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在实验中是通过铁块被弹起的高度来反应的,即铁块到达的最高点h2 减去弹簧被压缩的最低点h1,即h2 -h1 ,故D正确;
(3)由表格数据知道,△h=15x2 ,即△h与x2 成正比例函数关系,由此得到的结论: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只要考查的是信息分析能力,难度一般不会很大,需要认真审题即可解答。
六、计算题
23. 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4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恒为240N,货物被匀速提升10m。求:
(1)工人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4800J;(2)83.3%。
【解析】(1)由图知道,滑轮组绳子的有效段数是:n=2, 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2h=2×10m=20m, 故工人做的功是:W总 =Fs=240N×20m=4800J;
(2)由题意知,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是:W有=Gh=400N×10m=4000J,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W有/W总×100%=4000J/4800J×100%≈83.3%
点睛:本题考查使用滑轮组做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根据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及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难度不大。
24. 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封闭电热水袋,其性能参数如表中所示。已知电热水袋加热效率为8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将袋内20℃的水加热到自动断电,求:
(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2)需要的加热时间
105J;(2)525s。 【答案】(1)1.68×
【解析】(1)由ρ=m/V可知,袋内水的质量是:m=ρ水 V=1.0×103 kg/m3 ×1.0×103 =1kg,
由Q吸=cm可知,袋内水吸收的热量是:(t-t0)Q=cm(t-t0)=4.2×103 J/(kg?℃)×1kg×(60℃-20℃)=1.68×105 J;
(2)由η=Q/W可知,加热过程消耗电能是:W=Q/η=1.68×105J/80%=2.1×105 J, 由P=W/t可知,需要的加热时间是:t=W/P=2.1×105J/400W=525s。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吸热公式、电功公式、效率公式等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表格中的有用的信息,难度不大。
25.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A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10﹣3m3,所受重力为8N;B的体积为0.5×10﹣3m3,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为0.12m。已知A的体积为1.0×10N/kg,求:
(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2)B所受重力大小; (3)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
【答案】(1)1200Pa;(2)7N;(3)2N。
【解析】(1)由p=ρgh知道,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p=ρ水gh=1×103 kg/m3 ×10N/kg×0.12m=1200Pa; (2)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A、B受到的总浮力是:
F浮=ρ水gV排=ρ水g(VA +VB)=1×103 kg/m3 ×10N/kg×(1.0×10-3m3 +0.5×10-3 m3 )=15N;
又因为A、B恰好悬浮,所以F浮 =GA +GB ,故B的重力是:GB =F浮-GA =15N-8N=7N;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3)B受到的浮力是:F浮B =ρ水gV排B =ρ水gVB =1×103 kg/m3 ×10N/kg×0.5×10-3 m3 =5N, 所以,细线对B的拉力是:F拉 =GB -F浮B =7N-5N=2N。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难度不大,计算复杂。
26. 某科技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变阻器R2的滑片P滑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定值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6.4W;变阻器R2的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2A;当S1和S2都闭合,变阻器R2的滑片P滑到某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小灯泡L消耗的功率为0.9W.求:
(1)电源电压;
(2)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3)小灯泡两端电压及此时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 【答案】(1)8V;(2)30Ω;(3)8.3Ω。
【解析】(1)由电路图知道,当S1闭合、S2 断开,变阻器R2 的滑片P滑到a端时,电路中只有R1 连入电路,电流表测R1 的电流,此时定值电阻R1消耗的功率是:P1=6.4W,电路是的电流是:I=0.8A 由P=UI可知电源电压是:U=P1/I=6.4W/0.8A=8V;
(2)由欧姆定律知道,R1 的阻值是:R1 =U/I=8V/0.8A=10Ω,
由图知道,当S1 闭合、S2 断开,变阻器R2 的滑片P滑到b端时,R1 与R2 的最大阻值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0.2A,
由欧姆定律知道,此时的总电阻值是:R总 =U/I′=8V/0.2A=40Ω;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的特点知道,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R2 =R总 -R1 =40Ω-10Ω=30Ω;
(3)当S1 和S2 都闭合,变阻器R2 的滑片P滑到某点时,R1 与灯泡并联后与R2 串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此时电路的电流是I″=0.6A,小灯泡L消耗的功率是:P'=0.9W
设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 ,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I″=I1′+IL, 根据I=U/R和P=UI知道,电路的电流是:I″=UL/R1+PL/UL, 即0.6A=UL/10Ω+0.9W/UL,由此解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UL =3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知道,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是:U2 =U-UL =8V-3V=5V, 由欧姆定律可得R2 连入电路的阻值是:R2 =U2/ I″=5V/0.6A≈8.3Ω。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计算比较复杂,要细心,有一定的难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