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彩色的梦 教学设计
文本简析:
《彩色的梦》是一首儿童诗,写的是小朋友用五彩的画笔,编织了一美丽的童话,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那么的奇妙。
这首儿童诗,充满了智慧和童心。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彰显出语言的表现力,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这首诗歌,我们能感受到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心。 学情分析: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二年级学生对于诗歌有异常浓厚的兴趣,能借助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课文学习之中。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基于此理念,本次教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感悟“彩色的梦在小朋友的画里,小朋友的画在小朋友的心里”。教案设计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与读文融合在一起,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同时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增强语感,激发学生想象力。并在说一说、写一写中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 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新字。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3、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4、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儿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地理解儿歌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图画,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小朋友的作品,想分享分享吗?【课件出示:学生画的想象画】
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同学们,每一幅画其实就是小画家最美丽的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童诗——【课件出示课题:8 彩色的梦】
同学们,谁来读读课题?注意:“的”读轻声。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同学们,课题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课件出示:彩色】一起来读读。注意:“彩”是平舌音。
同学们,谁来尝试用“彩色”说句话?
同学们,“彩色的梦”到底是怎样瑰丽和神奇的呢?我们一起读读这首儿童诗吧。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引导欣赏想象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题目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则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在读题目时要尝试抓住题眼,提高学生语感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请自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同学们,请再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同学们,请同桌互读互纠生字字音。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带音节生词:铅笔盒 聊天 草坪 葱郁 烟囱 精灵 叮咛 苹果般的】
同学们,会读吗?自己打打招呼。
提示:“囱”是平舌音;“坪、囱、精、叮、咛”是后鼻音;“聊”是三拼音。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现在这些词语的帽子飞走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PK,比比哪组读得更出彩?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课件圈出词语:苹果般的】同学们,“苹果般的”是什么意思?除了“苹果般的太阳”,你还知道“苹果般的什么”?
【课件出示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给它们组组词?
同学们,字词关你们顺利闯过了,现在读起课文来一定更顺畅了。谁来试试?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读诗歌,你们边听边模仿。【课件播放文本动漫朗读视频】 同学们,请模仿老师读读诗歌。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PK读,比比谁读得更出彩?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梯度、不同形式地读课文,引导学生逐渐读通课文,对字音加以重点指导,用读准字音创造生字反复再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品读第一小节
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读书很认真,读了一遍又一遍,不仅声音响亮,而且读书的姿势也非常正确。现在,老师想再听你们读读,好吗?【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同学们,这小节可不太容易读,里面有两个生字【课件圈出生字:盒、聊】,谁能再来读读? 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从文字里发现这个梦是靠什么实现的?【课件出示:彩色铅笔】 同学们,请再读第一小节,看看你能知道关于彩色铅笔的哪些信息? 预设一:【课件出示: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同学们,谁来把你知道的信息与大家分享分享?【课件圈出:长、圆、硬】 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同学们,你能围绕“一大把彩色的梦”用“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吗? 【课件出示: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 ),有的( ),有的( )。】 同学们,请有感情地再读读第一句。
预设二:【课件出示: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课件圈出词语:铅笔盒、聊天】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个词,注意:“聊”是三拼音。 【课件圈出生字:盒、聊】同学们,谁来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
盒:(字谜识记)会上同心盛况空前。
聊:(加一加)耳+卯=聊。聊,篆文=(耳,听)+(卯,连接),表示以听力保持联系。说话和聆听是古人在夜间无所事事时保持联系和寄托的方式。造字本义:在无所事事的夜间漫谈,且听且说。
同学们,你能给“聊天”换个词,意思不变吗? 同学们,你什么时候、和谁、在哪儿聊过天? 同学们,彩色铅笔们可能会聊些什么?
同学们,请再读这句话,从“跳蹦”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同学们,谁来有感情读读第一小节?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鼓励学生采用“猜字谜”“加一加”等多种方法识字,教师相机结合图画、字理等引导学生理解字义,使识字活动妙趣横生。同时引导学生用“换一换”“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并进行说话训练和朗读指导,将识字与学文、学文与锻炼表达能力有机结合。
四、指导书写,共同评议
【课件出示:梦、森、苹、灵】同学们,请这些观察这些字宝宝,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将容易写错的笔画找出来,并给同桌讲讲理由。
同学们,怎样才能写好这些笔画呢?和同桌商议商议。 预设:
梦:上宽下窄。上面的“林”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木”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下面“夕”的撇要写得舒展。
森:上窄下宽。下面的“林”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木”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上面“木”的撇、捺都要写得舒展。
苹:“艹”两竖要占位均匀。下面的“平”上横短,下横长且横托有力,点撇要呼应。 灵:第二笔横不出头,“火”的撇捺要写得舒展,点、撇呼应。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写这些会写字,你们跟着书空,并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课件播放动态笔顺】
同学们,请先描红后临写,写完后同桌分享,看看谁写得跟例字一样?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同学们,你能给这些生字分别组组词、造造句吗?小组交流交流。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形、找规律记字、模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学生写好生字,培养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铅笔盒 聊天 草坪 葱郁 烟囱 苹果般的 精灵 叮咛】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谁来读读第一小节? 同学们,谁来背背第一小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儿童诗——【课件出示课题:8 彩色的梦】。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通过复习上节课的词语,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第一小节的朗读与背诵,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厚学生的积淀。
二、品读课文,逐节感悟
同学们,请品读诗歌第二至四小节,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第二小节】同学们,谁来读读这个小节?【课件相机出示词语:草绿 花红 天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