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随之变大。
2.不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g h。 (二)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应用实例 1.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作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2.液压机: (1)帕斯卡原理。 (2)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预习第三节。 2.课后1~4题。 【教学板书】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的压强
1.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随之变大;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2.计算公式:p=ρ液g h
二、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应用实例 1.连通器 2.液压机 【教学反思】
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水坝上窄下宽,潜入海中不同深度时需要穿不同的潜水服,引出液体压强的概念,并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液体深度不同时压强可能不同,有助于学生体会学习液体压强的实际意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149页的迷你实验室小实验,让学生明确感受到容器侧壁也受到压强作用,并分析装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同样受到水的压力作用,因此水对容器底部也有压强。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过程中,先进行理论推导,再实验验证的思路和方法,突出了科学探究中的分析论证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液体压强的应用及传递,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连通器的特点,以及帕斯卡原理的应用。
本节课虽然知识点不多,但需要理解应用的多,且原理复杂,对于简单的应用学生基本能理解,但对于较复杂的设备,比如课本上的液压千斤顶图,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液体压强推导时有些同学不理解,在作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压强和压力概念混淆,密度的符号书写不标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应用起来不熟练,这些问题在习题课时都需要加以强调,尤其注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