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体意外伤害自救贺占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7 19:03: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意外伤害与自救

12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2班(物联网方向)

贺占湘 20124055109

一、中暑定义

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二、中暑表现

1、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症状 (1)热痉挛症状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疼痛。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2)热衰竭症状

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症状

烈日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症状

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多散热少,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

三、高温预警信号

黄色预警含义: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35℃以上

橙色预警含义: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红色预警含义: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以上。

四、8种人容易中暑

老年人 、婴幼儿、孕产妇、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

营养不良的人、正在服药的患者、防暑自我保健

五、防暑自我保健

1、心理调节

? 夏季情感障碍

– 发生率:大约有16%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

人。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发生明显增多。 – 表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境不佳;行为古怪。

– 原因:与气温、出汗、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密切关系。加上出汗

多,人体内的电解质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 古代养生学倡导:“调息静心,常如兆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要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 2、饮食调理

膳食应多样化

– 夏天气温高,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食欲受抑制,饮食的调

理和水分的补充至关重要。

新鲜凉拌菜

– 加些蒜泥、姜末、醋及辛辣调味品,增进食欲,防肠道传染病 – 切忌一次过量和过凉,老年人注意吃新鲜瓜果、蔬菜、豆制品及瘦

肉、鱼和蛋,既保持钾、钠平衡,补充水分,又能保持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需要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 凉开水最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

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 习惯于喝白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肌肉内乳酸堆积少,不

易产生疲劳

– 纯净的白开水容易解渴 – 夏天不渴也要主动喝点水

饮食防暑

– 喝绿豆汤可以解热毒、止烦渴。茶叶水防癌,荷叶粥、薄荷粥、百

合粥、菊花粥等对风热感冒者、高血压患者及患有眼科炎症者均较适宜

3、睡眠要充足

? 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减少,用午睡补充。

? 午睡有利健康,有助提高工作效率。午睡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使心肌梗塞等发病率减少30%左右

? 午睡只需小憩片刻,不宜坐着或伏案而睡,更不易在凉风处睡,在过堂风处或电风扇、空调旁睡

? 不可整夜开着空调,当时舒服,睡后皮肤肌肉松弛,汗毛孔扩张,容易着凉感冒。 4、减少酷暑威胁

? 避开高温时段外出 ? 外出注意防护

? 洗温水澡,不要用凉水洗

? 穿轻薄浅色棉衣 5、应用防暑药物

? 可以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六、中暑急救

1、脱离高温 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内

2、促进散热 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

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 (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或冰袋放在头、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用温水或

酒精擦拭上述部位,配合空调和电风扇(不可直接吹)。如无低血压和休克表现,条件允许,可将患者浸入27-30℃水中15-30min

4、饮水、服药 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清凉

含盐饮料,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 胶囊)等解暑。 意识不清者不可喂水服药,以防误吸

5、及时送医院 轻症患者采取上述措施后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

症状,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 ,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重症患者降温同时,及时送医院

车祸自救

1.迅速检查车祸现场,积极寻找伤员,并对重伤员进行优先救助处理。 2.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应立即清理其上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 3.对昏迷伤员,迅速解开其衣领,采取侧俯卧位,如遇舌头后坠时,可将舌尖牵出,也可将伤员的头部后仰,以保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

4.对创伤出血,可临时采用指压止血法。

5.就地取材及时包扎伤口,对脱出的肠管不要送回腹腔,应用大块敷料覆盖后,扣上盆、碗以保护肠管;对脑膨出时,可用纱布圈围在膨出部周围,或用碗覆盖脑膨出部,包扎固定,以防脑实质干燥或受压。

6.对骨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和大块软组织伤,应灵活采用木棍、树枝、玉米秸、铁锹等固定;对已离断的肢体,应妥善包扎,送往医院,以备再植。

7.对大面积的烧伤,可用较清洁的衣服、雨衣、布单保护伤面,粘在伤面上的衣服可不脱掉。

8.在运送脊柱、脊髓受伤伤员时,务必谨慎、得当,避免脊柱弯曲或扭转,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尽量减少搬运次数。 另外,受伤后至手术时所间隔的时间与死亡率成正比,危重伤病员每延迟30分钟,死亡率则增加3倍,因此运送伤员应力求迅速

9.在开车时注意力要集中,注意行车的速度以及道路情况。乘客也要尽可能地抓住扶手或可扶的地方。

10.司机不要疲劳驾驶,酒后驾驶,乘客在乘车时不要打瞌睡。

11.坐姿至关重要。两车相撞时,汽车在受到猛烈冲击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倾倒,接着又会向后反弹,脖子也会跟着向后碰去,因此,颈椎极易受到撞击。如果侧着身子深深地坐在椅子内,就能有效地保护颈椎。

12.坐在后面的乘客紧紧握住面前的扶手、椅背,两腿微弯向前蹬,这样撞击力就消耗在手腕和腿弯之间,能缓冲身体前冲的速度,减轻受伤害的程度。 13.如果来不及做缓冲动作,就双手抱头,以此可减少头部、胸部受到撞击。 14.碰到汽车高速向自己开车,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看一下旁边是否有空间,如有的话,应迅速滕出一只肩膀,侧身闪到一边。如等你发现汽车时,已不容你思考,那这时可冒险的跳跃起来,扑向车头上面,这时就有可能逃过死关,不被直接撞死、压死,而只可能受重伤。

15.如果汽车行驶时坠落水中,怎么办?坠落时,应该用手护住头部和胸部,尽可能将身体倒在座席上,并紧闭嘴唇,咬紧牙齿,冲击一过,要迅速冷静的作出判断,弄清汽车下沉后的状况。一般汽车着水大多为正方向,如果还能从车窗逃出,应该尽快打开车窗逃出去;如不可能,就应该关闭车窗,控制水的侵入,打开全部车灯,待车内稳定后,再决定从哪个门、窗逃出。解开安全带,脱掉外衣,当水位到下颚时,作一次深呼吸,然后打开门、窗逃出。此时,由于外部水的压力,车门可能难以打开。不过,水灌满车体必然需要一定时间。即使将要灌满时,在车内一定还有一些空气,因此,应该面临危险而从容不迫。特别在大客车上,如坠入水中,更不能惊慌失措、争先恐后,应有次序地撤.

16.按就重原则,对伤势较重的伤员优先抢救。对停止心跳呼吸的伤员立刻作心肺复苏。对撞伤、骨折等伤员,要止血、包扎、固定。

17.由于猛烈撞击和震动,有些伤员可能颅脑损伤、颈椎损伤等,因此,在搬动伤员时,要格外小心,注意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搬运前在原处放置颈托或颈部固定,以防引起颈椎错位,损伤脊髓,从而发生高位截瘫。

18.现场简单处理后,伤员应尽快转运到医院。在运送伤员时,伤员保持正确的姿势,如伤员的头部应朝向车尾,脚向车头,以免车辆行进时受加速度影响而减少脑血流灌注。在转运过程中密切关注伤员的状况,主要指呼吸、脉搏、意识变化。

搜索更多关于: 人体意外伤害自救贺占湘 的文档
人体意外伤害自救贺占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ofs89cidq9ersb9r11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